
老舍的戲劇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戲劇作品有哪些
《殘霧》 《張自忠》《面子問題》 《神拳》《荷珠配》 《 歸去來兮》 《秦氏三兄弟》 《方珍珠》 《龍須溝》 《春華秋實》 《茶館》 《女店員》 《大地龍蛇》 《柳樹井》 《青霞丹雪 》《青蛙騎手》 《全家福》 《西望長安》 《誰先到了重慶》。
1、《茶館》
本劇沒有貫穿全劇的集中的故事情節(jié)。3幕戲反映了3個時代:清朝末年、軍閥混戰(zhàn)時期和抗戰(zhàn)勝利后。通過北京一個大茶館——裕泰茶館在這三個不同時代發(fā)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通過進出茶館的70多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半個世紀的社會變遷。
2、《龍須溝》
劇本以新舊社會進行鮮明對比的方法,歌頌了黨和人民政府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guān)懷,寫出了備嘗艱辛的城市貧民對于新中國的熱愛。是獻給新北京和中國的一曲頌歌。
3、《面子問題》
劇本寫在抗戰(zhàn)中,做了半輩子秘書始終不上不下的主人公佟景銘在大后方極為艱難的條件下,不為抗戰(zhàn)出力,卻為維持可笑的面子費盡心計,最終洋相百出。
4、《西望長安》
劇本是根據(jù)五十年代揭露出來的李萬銘政治詐騙案有關(guān)材料而創(chuàng)作的諷刺劇。政治編子栗晚成乘政府某些部門管理制度不嚴和少數(shù)干部官僚主義作風,利用群眾對英雄的崇拜心理,偽造證件和歷史材料,由陜西省干部農(nóng)業(yè)技術(shù)訓練班騙到中央農(nóng)林部,從一個普通干部騙到軍參謀長兼師長的重要職務(wù),最后終于落入法網(wǎng)。
5、《殘霧》
劇本以1939年山城重慶為背景,寫洗局長由于貪權(quán)好色愛財,先是霸占了逃難的民女朱玉明,后又與漢奸徐芳蜜勾搭在一起,終于被撤職、逮捕。劇本以此為中心,描摹出了國難當頭、民族危亡時刻大后方一些人茍且偷生、麻木不仁、尋歡作樂等種種丑態(tài)。劇名“殘霧”寄托了作者驅(qū)除這種種丑惡現(xiàn)象,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信心。
擴展知識
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xiàn)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shù)家、杰出的語言大師,老舍被譽為“人民藝術(shù)家”。滿族正紅旗人,北京人,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lián)軍攻打北京城的時候。老舍這一筆名最初在小說《老張的哲學》中使用,其他筆名還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鴻來等。曾任小學校長、中學教員、大學教授。
我是文藝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幾年來日日操練在書桌上與小凳之間,筆是槍,把熱血灑在紙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沒有大將的韜略,可是小卒該作的一切,我確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現(xiàn)在如是,希望將來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贈給我一塊短碑,上刻: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老舍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