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四行是指哪四行
國民黨四行是指哪四行
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四大銀行也稱"大四行"即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是國民政府控制國家經濟命脈的主要機構,也是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建立金融壟斷的核心。
1924年8月16日,孫中山領導的廣東政府為籌款支持革命戰爭,創立中央銀行于廣州,任命宋子文為行長。1926年北伐軍攻克漢口,又設中央銀行分行于此,但這時的中央銀行與后來的中央銀行沒有連續性。1927年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之初,立即著手重建中央銀行,資本額定為二千萬元,由政府以公債形式一次撥足,并指定該行為國家銀行,具有經理國庫、鑄造貨幣 、發行兌換券、經募內債和外債的特權。開張之初,中央銀行的實力遠遠不如當時的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勢力局限于上海和長江流域的幾個大城市,但它在蔣介石政府的扶植下,利用各種特權,經濟力量迅速增長。1935年4月,乘發行金融公債之便,增資為一億元,一躍而成為全國最大的銀行。同年11月4日,國民黨政府實行幣制改革,規定中央銀行與交通銀行(1936年又加上中國農民銀行)所發鈔票為"法幣",流通全國,所有金銀和其他紙幣一律兌換法幣,這一措施為中央銀行的金融壟斷開了方便之門。
擴展知識
抗戰爆發后,中央銀行總行隨政府先后遷到南京、武漢、重慶,為適應戰時環境的需要,國民黨政府設立中、中、交、農四行聯合辦事總處,蔣介石以中國農民銀行理事長的名義,出任四聯總處理事會主席。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