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戌維新運動失敗后,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國掀起了一場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有( )
A、民族危機加深和社會矛盾激化
B、清末“新政”及其破產
C、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干力量發展壯大
D、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
戊戌維新運動失敗后,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國掀起了一場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有( )
A、民族危機加深和社會矛盾激化
B、清末“新政”及其破產
C、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干力量發展壯大
D、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
ABC
辛亥革命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當時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清末“新政”的破產,加劇了社會矛盾;再加上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干力量逐步發展壯大,最終引發了辛亥革命,因此ABC正確。
辛亥革命時期俄國十月革命尚未爆發,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于1917年,因此D錯誤。
擴展知識
俄國的十月革命與中國的辛亥革命的異同如下:
主要不同點
1、辛亥革命有勝利的一面,但最后果實被竊取,革命任務沒完成,社會性質沒改變,這在一定意義上講是最終遭到了失敗。
2、是所屬的世界革命范疇不同。辛亥革命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屬于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主要的相同點
1、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
3、都對社會發展有進步意義
4、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俄國十月革命,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獲勝的蘇聯紅軍一方稱之為“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后的重要階段。因發生在俄歷(儒略歷)1917年10月25日(公歷11月7日),故稱“十月革命”。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