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津湖戰役125名戰士凍成冰雕是真的嗎
長津湖戰役125名戰士凍成冰雕是真的嗎
實際上,被凍成冰雕的志愿軍并不是125名,而是129名。這些年輕的生命,被一整夜的狂風暴雪雕鑄成了永恒,仿佛一座座豐碑屹立在茫茫雪原里,詮釋著為了勝利永不后退的戰斗血性和舍生忘死的戰斗精神。
美軍士兵被徹底震撼了,他們對這個“謎一樣的對手”肅然起敬,瞬間明白了為何會屢屢敗在這群人手;為何會在朝鮮戰爭中擁有如此巨大裝備優勢的情況下,居然會敗仗連連;為何一個小小的長津湖,會成為讓他們膽戰心驚的地方。
無疑,這個畫面是最讓人扎心的。每一次看到它,都讓人淚流滿面。是什么樣的精神和信仰,支撐著這些年輕志愿軍戰士,讓他們寧愿凍餓至死也絕不放棄陣地,依舊匍匐在地,保持伏擊與沖鋒姿態?
讓我們回到長津湖戰役中,去感受那場至今讓人刻骨銘心,中美兩國都不愿提及的血戰。
提到朝鮮戰爭,人們最為熟悉的莫過于上甘嶺戰役。在這場空前慘烈的戰斗中,美軍共調集了6萬兵力,動用了大炮300余門,坦克近200輛,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愿軍堅守的面積僅為3.7平方公里的兩個陣地,發起了瘋狂的900多次進攻。
惡戰持續了43天,把一場原本的戰斗打成了戰役。美軍共向兩個陣地傾瀉了190萬發炮彈,5000多枚炸彈,硬生生地將志愿軍的陣地削去了兩米多。志愿軍傷亡1.15萬人,美軍傷亡高達1.5萬人。
擴展知識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東線作戰——長津湖之戰后期,美第10軍10萬大軍撤至咸興地區。按照美第10軍的作戰實力,依托港口,又有充足的物資保障和強大的海空火力支援,完全可以在咸興、元山地區建立穩固的橋頭堡。
第二次戰役之后戰線推進到三八線附近時,志愿軍首長一直擔憂美軍會從側后登陸,為此投入了強大的力量進行抗登陸作戰準備,甚至于為此提前發起了第五次戰役。試想一下,如果有咸興、元山橋頭堡存在,西線志愿軍在第二次戰役勝利后會毫無顧慮地推進到三八線嗎?在后方有威脅的情況下,至少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然而,在長津湖之戰受到志愿軍第9兵團的打擊后,美軍輕易地丟掉了殺手锏,從興南港全部撤走了第10軍。因此,長津湖之戰勝利的意義無論怎么講都不為大。
經過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國人民志愿軍不但在朝鮮站穩了腳跟,還收復三八線以北的所有朝鮮領土,從根本上改變了朝鮮戰爭的戰局。“聯合國軍”在戰略上是徹底地失敗了,入侵北朝鮮的“聯合國軍”如同一個暗夜入室的強盜,被迎頭打了一棒之后,就嚇得丟掉一切贓物落荒而逃,無論再多的借口或者是所謂的戰術上的勝利,都無法掩蓋其紙老虎的本質。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