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即干支紀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和年號干支兼用法。下列以“年號干支兼用法”為紀年方法的是:( )
①“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②“慶歷四年春”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④“天啟壬戌秋日”⑤“淳熙丙申至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中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即干支紀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和年號干支兼用法。下列以“年號干支兼用法”為紀年方法的是:( )
①“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②“慶歷四年春”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④“天啟壬戌秋日”⑤“淳熙丙申至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
D
解析:
①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指趙惠文王在位十六年。
②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后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即宋仁宗趙禎的即位四年。
③干支紀年法。如《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指公元1082年。
④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后。如《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淳熙”為南宋孝宗趙昚(shèn)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即公元1173年。
⑤《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及公元1622年
知識擴展:
《核舟記》是明朝文學家魏學洢創作的一篇說明文。此文細致地描寫了一件微雕工藝品——“核舟”的形象,其構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卓越成就,表達了作者對王叔遠精湛技術的贊美,以及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的高度贊揚。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