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良渚文化中,( )是良渚先民的武器,在貴族手中則象征著軍權。
A. 琮
B. 鉞
在良渚文化中,( )是良渚先民的武器,在貴族手中則象征著軍權。
A. 琮
B. 鉞
答案
B
解 析
在良渚文化中,鉞是良渚先民的武器,在貴族手中則象征著軍權。
擴 展知識
鉞,一種古代的兵器,雖具備殺傷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儀衛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權力象征物是權杖,中國是鉞。在原始社會時期,鉞是成年男子的象征。鉞確切來說是大斧,本來是刑具(用于斬首或者腰斬),而不是兵器。往往君王用鉞象征征伐?!墩f文》上曰:“鉞,大斧也,一名天戉。”,《書·顧命》上曰:“鉞、鋮同兵類,脫胎斧。大者鉞、小者鋮。一人冕執鉞,一人冠執鋮。”,《 釋名·釋兵》上曰:“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
鉞主要分為
1.玄鉞(即鐵鉞)。南北朝 裴骃《?集解》載,“宋均曰:‘玄鉞用鐵,不磨礪’”。李白《贈張相鎬詩》云:“擁旄秉金鉞,代鼓乘朱輪。”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夷考當年,與公( 袁可立)先后秉機佐鉞者,名在刑書,歷歷可數,然后知公之完譽所得遠矣。”
2.黃鉞(飾以黃金之鉞)。
3.戚揚(斧鉞),《毛傳》道:“戚,斧也;揚,鉞也。”
4.雙鉞。由長柄鉞演變而成,鉞身一面為扇形刃,刃闊約13厘米,鋒利無比;另一面為長方形鉞背,上有豎孔,安裝鉞柄;柄端裝有鐵剌,狀如槍頭,把端有牙形護手柄,長約53厘米。 鉞的基本技法有劈、剁、刺、摟、抹、鉤、云、片、斫、撩等。
商朝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鉞。這時的青銅鉞仍保留了石鉞的特點:刃部弧曲寬闊,兩角略微上翹。商周時代斧鉞類型很多,且質料優良。如《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含錫量約20%。周代有一種空頭鉞,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地堅韌,做工精良。但由于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 戈、刀、 矛,所以漸漸脫離戰場,成為一種禮兵器。
鉞作為禮兵器,出現于早商,是許多貴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到了西周時就少了,西周晚期基本上消失。但其作為一種兵器,經過不斷的改進,唐宋時期仍是一種主要的步兵武器,并有一個中興過程。視斧鉞與刀劍同等重要,對鉞的形制有所改進,強調其功能作用,刃部加寬,持柄加長,便于操持,有利砍殺。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