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共計發布變法詔令1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對此,時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指出:“他們把足夠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B.改革缺乏必要社會基礎
C.帝國主義掀起瓜分狂潮 D.維新人士缺乏政治經驗
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共計發布變法詔令1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對此,時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指出:“他們把足夠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B.改革缺乏必要社會基礎
C.帝國主義掀起瓜分狂潮 D.維新人士缺乏政治經驗
D
戊戌變法時期,在短時間內發布大量詔令,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領域,但并未考慮到這些詔令能否實施,帶有較為明顯的急功近利色彩,說明維新人士缺乏政治經驗,D正確;A不符合史實,排除;題干中涉及的是戊戌變法中改革政令實行過程中的問題,并未提及變法的社會基礎,而且民眾是否支持變法和實施者急切發布命令之間沒有因果聯系,排除B;帝國主義掀起瓜分狂潮并不能導致維新變法短時間內發布大量政令這一現象,排除C。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戊戌變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這次變法促進了思想解放,并且對思想文化的發展和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