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漢文景時期,糧食增產,糧價極低。國家收取的實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須把糧食換成錢幣,繳納較高稅額的人頭稅。富商大賈趁機操縱物價,放高利貸,加劇了土地兼并、農戶流亡,這反映出當時
A. 重農抑商政策未能實行
B. 自耕農經濟發展受阻
C. 糧價低抑制了生產熱情
D. 富商大賈操縱稅收
西漢文景時期,糧食增產,糧價極低。國家收取的實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須把糧食換成錢幣,繳納較高稅額的人頭稅。富商大賈趁機操縱物價,放高利貸,加劇了土地兼并、農戶流亡,這反映出當時
A. 重農抑商政策未能實行
B. 自耕農經濟發展受阻
C. 糧價低抑制了生產熱情
D. 富商大賈操縱稅收
答案:B
解析:西漢文景時期,百姓的田租很輕,但是人頭稅重,而且在糧價極低的情況下,還要把糧食換做錢幣來交稅,富商大賈再趁機操縱物價,放高利貸,這就意味著百姓負擔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傾家蕩產,再結合題干信息“加劇了土地兼并、農戶流亡”可知,這反映了當時自耕農經濟發展難以為繼,故選B;漢代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農民負擔沉重,C項與材料主旨不符;稅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確定的,且材料信息說的是“富商大賈趁機操縱物價”,故排除D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