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令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徒于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7. 對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總共
B. 別有幽愁暗恨生 別:另外
C. 卻坐促弦弦轉急 卻:退回
D. 凄凄不似向前聲 向:朝著
8. 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行”是古詩的一種體裁,古詩又稱“古風”,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一種詩體,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
B.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詩風平易自然。
C. 《琵琶行》選自《白氏長慶集》,寫于元和十一年秋。寫了一系列針砭時政的諷諭詩引起了權貴們的忌恨,加上越權進諫,此前一年,白居易被尋隙貶為江州司馬。
D. 《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詩歌敘述詩人與一位琵琶女的邂逅相遇,琵琶女彈奏琵琶以及她的身世遭遇,意在表達對琵琶女等下層人民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
9. 下面對詩前序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詩前的序文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琵琶女的遭遇與詩歌的寫作緣起。
B. 擔任江州司馬第二年秋天的一個傍晚,白居易到湓浦口送客時聽到有人在夜彈琵琶,根據交談時的口音,發現琵琶女是京都人。
C. 琵琶女的身世極為不幸。在京都做歌女時,她曾有過一段歡樂的生活,后來嫁給了一位商人,從此開始孤獨落寞的漂泊生活。
D. 白居易說被貶江州司馬后自己一直不以為意,只是聽了琵琶女的彈奏與身世才勾起了被貶官的悲哀,這種說法未必可信。
感觸,這天夜里才有被降職的感覺。于是撰寫一首長詩贈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