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6年7月22日,《人民日報》報道了九福鄉長福村最后一戶單干村民朱文章從拒絕入社到主動入社過程。以前他認為“有耕牛,吃、用、花三不缺,還管什么合作化不合作化呢”,因而拒絕人社。合作社在農業生產和社員收人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績,并且合作社在他家遇到困難時主動提供幫助,使他決心加人合作社。這一報道
A.說明了生產關系調整的合理性 B.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確立
C.對社會主義改造有動員作用 D.反映了作者對土地改革運動的認同
1956年7月22日,《人民日報》報道了九福鄉長福村最后一戶單干村民朱文章從拒絕入社到主動入社過程。以前他認為“有耕牛,吃、用、花三不缺,還管什么合作化不合作化呢”,因而拒絕人社。合作社在農業生產和社員收人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績,并且合作社在他家遇到困難時主動提供幫助,使他決心加人合作社。這一報道
A.說明了生產關系調整的合理性 B.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確立
C.對社會主義改造有動員作用 D.反映了作者對土地改革運動的認同
【答案解析】C
【分析】
【詳解】根據題干時間及報道的內容可知,此時社會主義改造進入到攻堅階段,故C正確;材料僅是個案,沒有闡明原理,故A項錯誤;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B項錯誤;土地改革運動是在1950~1952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