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有這些新變化,距離高考只剩下兩周的時間,同學們一定在緊張的沖刺備考,而今年有不少省份實行新高考政策,部分省份也開始啟用全國卷,這就需要同學們和家長們及時關注教育部發布的資訊,有針對性的奮戰高考。今年高考有哪些新變化呢?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2021高考有這些新變化
隨著各個省份陸續開始進行新高考改革,不少考生和家長開始關注新高考政策,那么,今年的新高考政策主要有什么變化呢?
變化一:不再區分文理科。原高考生只能選擇文科或理科參與高考在2021年新高考政策下不再區分文理科,考生需要參加語文、數學、外語三門考試,另外在地理、歷史、政治、物理、化學、生物中任意選擇三科參加等級性考試。
變化二:高考總分計算方式改變。原高考是由語數外+綜合(文理)構成,在2021年高考新政策下依舊是由語數外+自選3科構成。自選三科不再評分而是按A、B、C、D、E五個等級進行劃分,E等級為不合格。以參考人數和卷面得分為依據,原則上等級A的.比例為15%,等級B的比例為30%,等級C的比例為30%,等級D和等級E比例共為25%其中等級E比例不超過5%。
變化三:外語科目可以考兩次。原高考外語科目僅可以考一次,現新高考政策下外語提供2次考試機會選擇較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外語考試第一次考試安排在6月,另一次根據教育部統一要求時間安排;外語考試包括筆試和聽力測試。
變化四:合格性考試:原高考生需要參加會考,現新高考政策下改為合格性高考。合格性高考將不再評分,按合格與不合格呈現。合格性考試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藝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科目。考試時間:高一至高三每年6月和12月可以隨學隨考隨清,可以多次參考。
變化五:綜合素質評價。原高考生錄取按分數、排名進行投檔錄取,現新高考政策下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參考條件,并將具體使用權交給高校,是這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在高職提前招生中,高校將中學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選拔錄取參考,納入到綜合評價內容;在統一高考招生中,高校可事先對考生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提出具體要求,作為錄取重要參考。
那么,新高考改革的這五大變化,有什么作用和意義?
一是突破傳統育人模式。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實,目的就是培養個性化能力水平強的人才,改革之路確實需要更漫長的調整,突破各種局限迎接各種挑戰,才會讓改革的政策更為合理,突破了傳統的育人模式,讓每個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全面激發,自然就會給社會增添更多的人才,讓高考發掘更多的綜合人才。
二是給學生更多自主權。通過新高考改革,讓考試變得更加公正公開,而且更有利于培養個性化人才,還能更深入挖掘綜合水平更強的學生,這個對學生來說就會有更多的自主權,在高考方面就能避免一考定終身的局限,讓每個學生面對高考都會有更多樣化的發展方向,在選擇高效的過程中也會有更多的條件,給社會挖掘更多的潛在人才。新高考改革可以說是牽一發動全身的系統工程,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政策落實,也并不單純是家長和學校要關注的問題,而是要讓各界參與到高考這個流程中的不同個體,都要積極響應新高考的政策落實,這樣才能更深層次的深入到人們的思想和觀念中,讓高考的傳統形式發生改變。
以上是有關2021高考有這些新變化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2021高考有這些新變化 2021高考政策新變化】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