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考試作為經濟專業技術資格的全國統一考試,有著規范且嚴謹的組織流程。其由全國統一籌劃安排,大綱、試題以及評分標準均保持一致,彰顯了考試的權威性與公平性。考試時間固定在每年 11 月初,每科滿分 140 分,分兩個半天進行考核,每場時長 2.5 小時,給予考生充分的思考與作答時間。最終,合格者將獲得由人事部統一頒發的證書,這一證書在經濟領域具有較高的認可度,為從業者的職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與保障,助力其在經濟專業領域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1.經濟師考試科目及考試題型是什么
經濟師考試分為初、中、高級三個級別。初級和中級經濟師考試均要考兩科,分別是《經濟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和實務》。高級經濟師考試只考一科《高級經濟實務》。
在初中級經濟師考試中,《經濟基礎知識》滿分為140分,包含單選和多選兩種題型。其中單選題有70道,每題1分;多選題有35道,每題2分。《專業知識和實務》同樣滿分140分,包含單選、多選和案例分析三種題型。單選題有60道,每題1分;多選題有20道,每題2分;案例分析題有20道,每題2分。
高級經濟師考試中,題型皆為主觀題,包括案例分析題和論述題,滿分為100分。案例分析題一共有3道題,其中1道題20分,2道題分別25分;論述題共有1道題,共30分。
2.經濟師不同專業難度差異
人力資源管理:難度相對較低,計算題較少,考核內容簡單易懂,專業性相比工商管理更強,易于入門。適合工商管理專業、人力資源專業以及從事人力資源相關職業的人群。據統計,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通過率在37%左右,遠高于其他一些專業。
工商管理:難度較低,章節少,題型單一,考點分布均勻。適合零基礎人員報考,也適合從事企業經營、市場營銷、生產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商務運營等工作的人員報考。
金融:難度中等,涉及一定數量的計算問題。覆蓋整個金融細分領域,知識面廣,信息量大,內容繁瑣。考試范圍基本固定,題目一般都是教材上的內容,真題重復幾率不高。適合在銀行、證券、金融機構、投資行業等相關職業的考生。
財政稅收:難度中等偏上,計算題多,理論與實務能力均考核。每個章節都能出考題,且各章節特點突出,稅收部分重點章節所占分值超過10%,要求專業知識扎實。適合稅務局等和稅務有關的單位人員、從事會計行業的考生以及計算比較得心應手的考生(一般理科生居多)。
建筑與房地產經濟:專業性強,有一定計算量。主要考核建筑、房地產相關內容,比較考驗考生對于材料的分析能力,需要考生多理解記憶。適合各類房地產公司工作人員以及土地、建筑相關專業人員報考。
農業經濟:考核全面,專業性強,考試題目中計算題較多,大多會結合案例去考察,難度中等。適合農村信用社、農業政府機構人員以及從事農業生產研發、農業活動相關人群。
旅游經濟:難度適中,記憶內容多。專業考核內容較多,范圍較廣,偏向于考核考生的應用實操能力。適合從事旅游服務行業,或在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飯店從事運營管理工作的人群。
運輸經濟:難度較低,題型靈活。考試比較全面,基本上每章節都會有考點,學練結合才能更好地把握知識點,考題呈現越來越靈活的趨勢。適合從事水路、公路、鐵路、民航運輸工作的人群。
保險:難度較小,專業性強。涉及的理論知識很多,往往會以案例的形式去考察,要求考生在牢記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能靈活運用,需要背誦記憶的知識點較多。適合從事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工作人員、銀行車商(4S店)等相關機構工作人員,監管機構行業協會的考生。
知識產權:新科目,難度一般。專業內容包括專利代理、商標代理、專利審查、商標審查、專業管理、商標管理、版權管理和專業信息分析等內容。
3.經濟師報考專業選擇方法
依據報考目的選擇專業:經濟師考試的專業選擇可以根據個人報考目的進行。如果是為了評職稱,需要了解所在單位對于經濟師職稱的專業要求,選擇與之匹配的專業報考。若目的是積分落戶等,可考慮一些熱門且通過率相對較高的專業。
優先選擇個人所學專業:對于有相關專業基礎的考生來說,選擇自己所學專業報考具有明顯優勢。一方面,備考過程相對輕松,因為已經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儲備;另一方面,通過率也會較高。大學學習金融專業的考生,報考中級經濟師金融專業時,對很多知識點會有熟悉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
盡量與工作領域相匹配:如果報考專業與工作領域相匹配,考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同時,由于具備實踐基礎,記憶和掌握知識點也會更加輕松。比如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人員報考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能夠將所學知識直接應用到工作中,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