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大家可能都有聽說過吧,這是去年才實施的特殊招生計劃,也是這兩年高考最火的報考計劃,雖然今年的強基計劃已經結束,但大家好像都還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強基計劃和專項計劃能同時報嗎?強基計劃和專項計劃有沖突嗎?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強基計劃”和正常的高考志愿填報沖突嗎?
這可能是小伙伴們疑惑最多的一點,不知道強基計劃會不會影響正常的報考。當然不會,強基計劃填報和錄取其實是屬于高考正常招生錄取的一部分的。
它甚至是在提前批之前完成的,換句話說,如果你走強基失敗,那你提前批的專業都不會受影響,何況后面的正常志愿報考。
國家推出“強基計劃”,就是為了能培養一批為國家重點的基礎項目發光發熱,并且整體的綜素質也非常優秀的人才。或者在某個基礎學可上有突出表現的學生,也是強基計劃需要的。
簡單來說,能報考強基計劃的都不是普通生,都是成績比較優異的優等生,國家當然不可能讓這些考生僅僅因為強基計劃失敗,就失去了被正常錄取的機會。所以不用擔心。
“強基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可以同時報考嗎?
當然可以,只要你的條件沒問題,符合相關計劃的要求,是完全可以同時報考的。兩者并不會沖突。
高校專項是一種定向招收偏遠、貧困地區考生的優惠錄取政策。當然,招收的學生要以成績優異為基礎。
報名的時候除了對戶籍有一定的要求,別的方面基本沒有要求。也沒有入學校測,通過報名的考生高校會按照成績的高低排序,擇優錄取。此外還有國家專項和地方專項可以報考。
高校專項并不算是自主招生,這是國家為了讓更多的優質農村學生走出山區考上大學的一種優惠政策,這跟強基計劃也并不沖突。
強基計劃是為了招收基礎學科拔尖或者綜合素質優異的學生,事實上,很多農村出生的優秀學霸,恰恰在基礎學科上更有優勢,因此也更適合。
如果考生條件允許,能夠同時報考強基計劃和高考專項計劃,那千萬不要錯過機會,能報就都報了,這對考生來說只有益處沒有壞處。
“強基計劃”和自主招生有什么區別?
強基計劃和自主招生的區別還是不小的,從多個細節上來看,兩者都不一樣。
首先,選拔學生的定位就不一樣。自主招生強調學生的學科特長,以及具有創新潛質,而強基計劃的目標定位則是“基礎學科拔尖或者綜合素質優秀”,這一看就是兩種不同的優等生。
其次,在招生的專業選擇上也有差異。自主招生沒有劃出固定的專業范圍,對于考生專業選擇沒有限制,而強基計劃則不同,重點安排的都是一些基礎學科。
第三,錄取的條件也不一樣。相比之下,自主招生更看重學生的申請材料,更看重學生三年里的表現,成績差不多就行,甚至可以有幾十分降分錄取。
強基計劃主要看的是學生高考成績,只有在極特殊的情況下,考生才可以通過超強的專業表現或者過人的表現被破格錄取。具體學校具體專業的破格錄取條件也不同。
第四,在錄取方式上,兩者有明顯的差異,自主招生不是太看重高考分數,只要你符合學校的要求,甚至可以給考生降低至一本線,強基計劃顯然就不行了。
強基計劃看重高考成績,高考成績占綜合錄取成績的85%以上,由此可見,高考分數不夠,別的說啥都白搭。
最后是培養模式上也不一樣,自主招生只看中錄取階段,學生錄取進來就OK了,沒什么需要特殊培養的。
強基計劃則不一樣不僅采取小班制、導師流動制,甚至還在探索本碩博連讀的方式。達到真正培養基礎學科優質人才的目的。
“強基計劃”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強基計劃的優勢和劣勢還是很明顯的。先說優勢,招生時的公平性顯然更高,而且報名限制少,只要你實力夠強就有機會。
從招生院校來看,實行強基計劃招生的院校都來自A類的雙一流高校,這對于考生來說無疑增加了一次名校的機會。就算強基計劃失敗了,也不影響后面志愿報考和錄取,雙重保險。
不過強基計劃的劣勢也很突出,比如招生的主要都是基礎學科,像數、理、化、古文、哲學、歷史等等專業。未來適合學生繼續深造,短期內不利于就業。這一點需要謹慎考慮。
另外,強基計劃僅讓填報一所,志愿選擇上難度比較大,考生如果定位不清晰很容易失敗,而且招生人數少,競爭也很激烈,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強基計劃和專項計劃所收集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熱點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