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片以盛唐為背景,講述安史之亂后,整個長安因戰(zhàn)爭而陷入混亂,身處局勢之中的高適回憶起自己與李白的過往。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觀看長安三萬里觀后感400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篇一:觀看長安三萬里觀后感
這兩天上映了一部動畫片《長安三萬里》,是我喜歡的大唐詩人們的故事。上周沒時間去看,我搜了搜這周末,我家附近的影院都沒有排期了。
于是昨天中午我跟少爺說,讓他陪我去看這部電影。結(jié)果不出所料的一上來就遭到了少爺無情的拒絕,他說他可以散場去接我,但是不想陪我去。
于是我又找了個理由,我說我選座位的時候看見那一場都沒有人,萬一真是只有我一個人包場我會害怕。
少爺無奈的發(fā)了個表情,然后發(fā)給我兩個字兒,“彳亍”!我再次確認了一下,到底行不行?他說:“行!”
于是就這么半拖半拽,撒嬌耍賴的約了少爺一起看電影。上次跟他一起看電影,好像還是《變形金剛》的時候。
18:50的電影,居然坐了很多人。有情侶、有閨蜜、有家長帶著孩子,但是帶著這么大的孩子看電影的家長,只有我一位。
少爺雖然被我拉過來了,但是邊看邊吐槽。吐槽的點五花八門,比如他說這片子又臭又長,您完全可以等下線了在家里看,想躺著躺著、想快進快進。
他還說有沒有一種可能,不是周末就沒有排期了,而是根本還沒有排到周末?這片子剛上了一周就下線,不得賠死啊!
我安慰他既來之則安之,反正也被我騙來了,看吧!不過我倆的愛好完全不同,他說他喜歡杜甫,而我喜歡李白。
他喜歡那些長詩,比如《夢游天姥吟留別》,比如《蜀道難》,而我喜歡律詩和絕句,朗朗上口、長的我不愛背。
吵吵鬧鬧、嘀嘀咕咕中三個小時過去了,說說對這部電影的感覺吧!
篇二:觀看長安三萬里觀后感
今天晚上,我和雯雯去看了《長安三萬里》,讓我看到了正直,耿介,一心為國的高適,也讓我看到了放蕩不羈,喝酒作樂,一生顛沛流離的李白。
古人想盡了辦法,想要考取功名,可是,各種原因交雜其中,無論是行卷,還是薦舉,都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李白和高適兩個人的目的一樣,可是因為性格的不同,最后兩個人的結(jié)局迥然不同,高適看到在長安的李白,夜夜笙歌,醉生夢死,無助的搖頭;李白不可能像高適一樣,在家鄉(xiāng)梁園苦練槍法,只為在戰(zhàn)場上用高家槍法殺敵。
李白的詩歌無人能敵,浪漫,灑脫,想象奇特,或許和他有西域人的血統(tǒng)有關,也和他的人生經(jīng)歷有關。而作為邊塞詩人的高適,目睹了邊關的戰(zhàn)況,才能有“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詩句。
也許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性格有關,不是他人的三言五語能夠規(guī)勸的,當李白投靠到永王帳下,永王伏誅后,李白受到牽連,就放到夜郎,高適擔心自己和李白的關系,會加重李白的罪行,遂讓郭子儀幫忙,這樣李白得以獲救,說明,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有能夠幫你出謀劃策的真心朋友。
古人亦要負重前行,今人又當如何呢,凡事不必太過執(zhí)著,唯有健康快樂才是大計!
篇三:觀看長安三萬里觀后感
近日,一部電影剛剛上映就風靡全國,受到一致好評,讓人感慨萬千。這就是《長安三萬里》。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安史之亂后節(jié)度使高適受到了圍困,最后在監(jiān)軍的幫助下奪回長安的故事。在這期間他還回憶了與李白的相識相知的過程,他們一起經(jīng)歷的事感動著高適,也感動著我們。
整部電影充滿了歷史氣息,讓我們感受到了大唐的繁榮昌盛。其中暗藏著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也讓人感受到了唐代詩人的豪情壯志。李白的《將進酒》,杜甫的《望岳》、高適的《別董大》、《燕歌行》等等,每一首都讓人拍案稱絕,每一首都讓人嘆為觀止。
在《長安三萬里》中,我最佩服的是李白的才情,但最喜歡的人物卻是高適。也許有些同學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你一定曉得他那流傳千古的名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一生習武,但一直到了晚年才被重用,他老實呆板,做人誠實,忠心報國,與李白是要好的朋友。
李白和高適的友情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貫穿整部影片。高適與李白,一個是忠厚老實,一個是帥氣瀟灑,一個是精明能干的老將,一個是寫下千古名篇的大詩人。兩種不同的性格,兩種不同的處事方事,但他們卻是感情深厚的老友。他們的友誼,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我想這也是想告訴我們:在自我發(fā)展的同時,也要關注別人,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長安三萬里》,那美輪美奐的景象,那感人至深的情節(jié),那扣人心弦的情感,無不讓人心潮澎湃,無不讓人蕩氣回腸。
篇四:觀看長安三萬里觀后感
將近三個小時的觀影體驗實在是酣暢淋漓,講述的是李白的一生,更是大唐由盛轉(zhuǎn)衰的那些年,整部電影的節(jié)奏并沒有什么高潮迭起,按照時間線慢慢推進,細細展開,留下無限回味。
一座長安城,半部華夏史,那些年的長安詩人們觥籌交錯,舉杯共飲,胡姬們輕歌曼舞,婀娜多姿。最后李白游湖消失在朦朧的月色中,高適放棄馳騁沙場退居幕后,何嘗不是一種解脫,不糾結(jié)不束縛,歸于自然。一個朝代擁有怎樣的文明,決定了這個時代的子民擁有的觀念與氣度。
古詩詞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長安三萬里內(nèi),多少才子名滿天下,多少壯士為國捐軀,多少人的夢想實現(xiàn)又破碎。更多的是默默無聞,在破城之時因為一只冷箭,一雙馬蹄就在歷史的長河里消逝。但,那些詩句流傳至今,代代相傳膾炙人口。寶寶總是會問我,學習詩詞有什么用?當影片中響起《早發(fā)白帝城》《將近酒》《俠客行》……大家都忍不住跟著吟誦起來,上學時那些晦澀難懂的古詩句現(xiàn)在覺得越來越有魅力,蘊藏在詩句中千古的理想,今天成為孩子們內(nèi)心的精神源泉。難道還不足以讓我們心潮澎湃,擁萬丈豪情嗎?
一個國家的進步,印刻著青年的足跡,少年說,生此盛世要為大鵬。時代賦予了我們選擇理想的權利,我們理應以回報時代為目的,以報效祖國為理想創(chuàng)造盛世,個人的小夢編織祖國繁榮昌盛的大夢,揚帆遠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篇五:觀看長安三萬里觀后感
今天王老師帶我們?nèi)タ戳穗娪啊堕L安三萬里》,非常感動。我想寫一篇觀后感,保留、紀念。
這是一篇關于高適的電影,他把他和李白青年時期和老年時期度過的時光都演了出來,一絲不漏!
775年12月16日,安史之亂正式爆發(fā),主要由于安祿山以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和御史大夫的身份叛變,帶著其他叛國的人建立了燕國,高適他沒想到安祿山居然是這種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幾年后,李白投靠了永軍,高適很生氣,就想問一問李白是怎么想的?忽然一陣腳步聲傳進了高適的耳朵,一個穿著白衣服的人被推了進來,喲,這不是李白嗎?高適的書童走上前,拉開窗簾高聲問道:“你看看,江夏都被毀滅成什么了?你還敢回來,太無恥了吧!”說完,李白就被關進了監(jiān)獄,想出也出不來了。
之后,敵人又來打仗,唐軍奮力反抗,可是等來的卻是快要全軍覆沒的景象,士兵們累得連氣都不想出了,可是敵人可不管這些,繼續(xù)騷擾唐。高適見了這些,忍無可忍,用了李白曾經(jīng)交給他的辦法,偽裝到自己都認為是真的地步,帶著程公公把他以前放棄堅守的一座城奪了回來,取得勝利!
這就是我最喜歡,最感動的地方,我懂得了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內(nèi)涵,知道了永不放棄,一直努力,就可能反敗為勝,取得最后的勝利。
篇六:觀看長安三萬里觀后感
觀看了《長安三萬里》之后,真是讓我深受震撼呀!
有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李白:701年-762年,與杜甫并稱“大李杜”。為人爽朗大方、喜交友,愛飲酒作詩。
有氣勢奔放的詩人——高適。高適:704年-765年,與岑參并稱“高岑”。氣勢奔放,奮發(fā)進取、蓬勃向上、雄健。
我最最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安祿山起兵造反,使唐朝發(fā)生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那時老百姓們真是趕驢的趕驢、逃跑的逃跑,黃鶴樓、王孫公子的府苑宅……都被夷為平地。
那時的高適便英勇地開始偷偷反擊,最后高適趁機把安祿的營帳團團圍住,先放一把大火將他們的帳篷點著了,又將一大堆雪從高處往下扔,而且還連同一棵棵又大又粗的樹干一起滾下去,把安祿山的軍隊打得毫無反手之力。最后唐朝大獲全勝!
穿越千年的歷史,讓我好像看到了當時長安的繁華、黃鶴樓的高大、李白的灑脫,高適的英勇、王維的高冷……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電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但我的心中卻充滿了自豪、熱血以及感動。……真想回到大唐看一看。
【觀看長安三萬里觀后感400字】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