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要學習好本領,如果光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話,那也就只會像那頭驢一樣。如果能夠學好本領,遇到事情多動腦筋,相信再大的困難都能夠克服。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七年級下冊語文黔之驢教學設計與反思最新,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 熟讀課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 說說本文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講一則笑話。笑話中的雞媽媽通過自己的聰明戰勝了貓,保護了自己的孩子。現在有這樣一頭驢,它要比雞媽媽的體形龐大得多,可是卻沒有雞媽媽那么聰明,它的結局怎么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瞧瞧。(板書課題)
二、 出示教學目標:
1、 熟讀課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 說說本文的寓意。
三、 目標的實施:
1、 范讀課文,讓學生注意不會讀的字的讀音。
2、 自由朗讀。
3、 齊讀。
4、 自由朗讀課文,弄懂文章的大意。(前后左右四同學一組,共同完成。)
5、 檢測。
6、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 虎剛剛見到驢時,表現怎樣?
(2) 虎發現驢有幾樣本領?它為什么敢接近驢呢??
(3) 驢的結局如何?
(4) 你如何來評價驢和老虎?
(5) 你覺得本文有什么寓意?
學生讀并且思考討論。
評價
7、 提問:本文給你什么樣的啟示?(思考幾分鐘?)
8、 老虎在吃了驢這個龐大的動物之后,它的名聲大震,不多久,它便成為了百獸之王。可是,它逐漸地驕傲起來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動物放在眼里,而且到處欺負弱小的動物。動物們敢怒不敢言……就在這時,又有一位好事者運來來了一頭驢,這頭驢從其他動物的嘴里得知了前一頭驢的遭遇后,它決定為他們驢子家族洗刷恥辱。大家想知道結果怎么樣嗎? 那好,請大家發揮你們的想象,用你們的聰明才智來將這個故事繼續講下去吧!(分組)
四、 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黔之驢,從而我們應該明白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好本領,如果光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話,那我們也就只會像那頭驢一樣。如果我們能夠學好本領,遇到事情多動腦筋,相信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夠克服。老師祝愿大家能夠好好學習,打好基礎,為有一個美好的明天的努力奮斗。
教學反思
栗珍妮老師執教的《黔之驢》體現了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的成功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注重基礎知識,體現合作學習。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所以我讓學生在朗讀、自由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結合注釋看課文,自己試譯課文,使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在試譯課文的過程中,體現了學生自主性學習。若有不懂的字詞句子,小組討論,學生之間共同合作解決,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解決,體現了學生合作性學習,和師生的互動,改變了以往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模式。
第二,注重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辨正地去認識問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凸顯。這節課主要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品味寓意,進而來把握寓意。學生分別從老虎的角度、驢的角度、其它角度品味寓意。比如從老虎的角度談給我們的啟示是:做事要謹慎,要知已知彼。從驢的角度談,根據課文中驢“一鳴”“啼之”,從而給我們的啟示是掌握真本領、真才干的重要。通過學生討論,使學生掌握本文寓意,從而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啟發和教育。
當然,在這節課中也存在一些的不足之處:文言文應該熟讀、多讀,而這節課給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教師要學會調動學生情緒,想方設法激發學生興趣,盡量做到聲情并茂,還應加強對學生激勵性評價語言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