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如何進行準大學生生涯規劃 大學生生涯規劃要特別注意2022,開展“準大學生”職業規劃和學習需求調研。通過在線教育資源平臺,在推出大學暑期先修課程的同時,還可以對“準大學生”群體的學習動機、學習方式、學習習慣、社會實踐需求、職業規劃需求等展開系統調研,及時了解“準大學生”的成長動態。
高考后如何進行準大學生生涯規劃
一是以錄取通知書為載體,面向大學新生發送暑期學習資源。例如預先設計好學校和各院系新生指導課、學習材料等線上資源禮包,通過在錄取通知書上增設二維碼等形式,發送給錄取新生;或是通過高校和院系的官網、官微等,面向各院系新生介紹專業課程與培養規劃。二是遠程開設“專業認知課”。
新生面對許多的學科專業都是“從零開始”,新的知識結構、思維和學習方式等都與其過去的經驗有很大不同。高校各院系可進一步了解新生的知識儲備、認知特征、學習需求等,做好學習指導。通過線上傳遞本院系教授的講座,彰顯專業特色,激發學生專業興趣。
有條件的高校和院系還可以根據自身教學進度和需求,通過社會實踐、暑期夏令營等,及時了解新生學習表現并予以指導,幫助新生實現知識觀、學習態度、學習方式的轉變。三是開展生涯規劃指導。面向新生系統介紹院系歷史,邀請院系杰出校友在線分享學習經驗、成長經歷、院系生活等,通過其現身說法,促進新生對院系文化的認同,發揮榜樣激勵的作用。
其次是學習任務的轉變。長期以來,高中階段的教與學主要側重于知識點的掌握、鞏固,以及解題技能的提升,目的是為升入大學或步入社會打好基礎。大學階段的學習任務則截然不同,主要是發展專業素養、借助通識教育以提升綜合素養。面對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涯,特別是學習任務的轉變,“準大學生”的知識觀念、學習態度、學習方式也要作出相應的轉變。
再其次是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的調整。大學階段主要關注專業素養和綜合素養的提升,以及由此而來的學術興趣的增長、獨立思考意識的覺醒、審辯式思維能力的提升、邏輯思維的增強、創造性的發揮等。大學、中學的課程組織邏輯、教學生態、考試與評價方式等均有區別,大學教學不可能像中學那樣圍繞知識點和解題技能進行細致入微的學情診斷,更多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
許多大學新生入學后依然沿襲背記知識點、做練習題以應付考試的學習模式,難免忽略學科專業自身的邏輯以及其所承載的能力素養發展,這樣的學習習慣甚至影響到此后的研究生學習階段,妨礙科研學術能力的提升。
高考后做什么好
提前為大學做規劃
高考絕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要說高考后必做的事,那就是提前為大學做規劃。考生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結合自己預估的分數,給填報志愿做準備,同時要了解一下理想大學和理想專業的情況,試著給大學做規劃。對于要報考的專業,要了解學習內容、需要考的證書、工作領域、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內容,可向業內人士或高校老師進行咨詢、探討。
來一場畢業旅行
在小編看來,高考后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畢業旅行了。可以叫上家人、朋友或同學,去自己向往的城市玩一玩,或者報考大學的城市,順便走進報考的大學,這樣不僅可以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更好方便自己實地考察大學的詳細情況,一舉兩得。這次旅行,不用擔心時間和路途,可以盡情旅行過程中帶給自己的愉悅和放松。當然大家出行時,一定得做好防護工作,保障自己的安全,同時做好防曬和防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