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很多的題目,有點我們知道答案,有的卻不太清楚是什么答案。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國開電大中國近代史綱要專題測驗答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專題測驗1
一、判斷題
試題1
1.18世紀中期,英國已完成了工業革命,急于開辟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在世界各地掠奪殖民地。
對
錯
19世紀中期
答案:“錯”。
試題2
2.馬戛爾尼訪華禮儀之爭反映了東西方剛剛接觸的兩個大國文化背景的差異,反映了東方式的與西方式的國際關系體系的矛盾與沖突。禮儀之爭的背后其實是利益之爭。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3
3.1842年6月,喬治·懿律率領一支“東方遠征軍”,相繼從印度、開普敦出發,駛向中國,鴉片戰爭爆發,這也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對
錯
1840年6月
答案:“錯”。
試題4
4.《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列強于1842年8月強迫中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5
5.1843年10月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件,又攫取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許多重要的特權。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6
6.《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的稅率,中國則可以做主。
對
錯
稅率須與英國商定。
答案:“錯”。
試題7
7.根據《璦琿條約》,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清國領土劃歸俄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大清國領土劃為清俄共管。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8
8.圓明園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營而成,被譽為“萬園之園”。1864年,這座人類藝術的寶庫在英法聯軍的搶劫和焚燒中僅剩一片廢墟。
對
錯
是1860年
答案:“錯”。
試題9
9.清政府也“仿效西法”,大搞洋務運動,并于1888年建成當時雄踞亞洲實力第一的北洋艦隊,后面又爭取軍費購買了幾艘新艦。
對
錯
北洋艦隊成軍以后,海軍衙門和戶部為了討好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再也沒在海軍建設上花過錢。
答案:“錯”。
試題10
10.《馬關條約》賠償日本白銀共2億兩白銀。
對
錯
后又增添了3千萬兩的贖遼費,共計賠款2.3億兩
答案:“錯”。
試題11
11.“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的《永樂大典》及《四庫全書》所輯圖書的多種底本在八國聯軍洗劫北京時被摧毀,其文化價值損失無法估算。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12
12.1901年9月,11國列強逼迫清政府簽訂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簽訂國家最多、賠款數目最大、國家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最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13
13.1900年11月初,八國聯軍照會李鴻章和奕劻,雙方提出議和談判的六項原則:懲辦禍首;索取賠款;禁止軍火輸入中國;使館駐扎衛兵;拆毀大沽炮臺;天津至大沽間駐扎洋兵,保障大沽與北京之間的交通安全自由等。
對
錯
所謂議和談判,不是中國和11國之間雙方談,而是11國內部談,11國間利益交換完成,形成共識,再向清政府提出來。
答案:“錯”。
試題14
14.《辛丑條約》第六款議定,清政府賠償軍費、損失費4億5千萬兩白銀。因為當時中國的人口大約4.5億,4億5千萬兩白銀的用意就是要每個中國人交1兩白銀的“罰金”,以此表達對所有中國人的懲罰和羞辱。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15
15.日、俄戰爭雖然是兩個強盜之間的鏖戰,但主戰場卻在中國東北,爭奪的也是中國東北的利益。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16
16.這場戰爭的結果,日俄雙方在美國簽訂《樸茨茅斯條約》,俄國將在東北取得的旅大租借地、長春到旅順間的鐵路以及與上述租借地、鐵路相關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17
17.1904年2月12日,清廷發布上諭:“現在日俄兩國失和用兵,朝廷軫念彼此均系友邦,應按局外中立之例辦理。”公開允許日俄兩國在中國土地上打仗,是為了保護中國百姓,免受戰爭之苦。
對
錯
這場戰爭是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粗暴踐踏,這是一紙荒誕不經的“中立”詔書。中國百姓苦難深重,被迫為他們修筑工事,運送彈藥,充當間諜許多人冤死在炮火之下或被殺害。
答案:“錯”。
二、單選題
試題18
1.中國的封建社會前后延續了( )。
a.一千多年
b.三千多年
c.四千多年
d.二千多年
答案::二千多年
試題19
2.標志世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的事件是( )。
A.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1680年俄國彼得一世改革
C.1789年法國大革命
D.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
答案::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試題20
3.中國進入近代社會的標志性事件是( )。
A.15世紀前期鄭和下西洋
B.1644年清軍入關,清王朝建立
C.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D.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
答案::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試題21
4.認識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和革命問題的最基本的依據是( )
A.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
B.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C.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任務
D.近代中國社會的階級結構
答案::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
試題22
5.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
A.《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望廈條約》
D.《南京條約》
答案::《南京條約》
試題23
6.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是( )。
A.封建社會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舊民主主義社會
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試題24
7.近代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B.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C.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D.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答案::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試題25
8.有人說,英國曾使用三樣東西,企圖打開中國大門,其使用的先后順序是( )。
A.商品→鴉片→炮艦
B.鴉片→商品→炮艦
C.商品→炮艦→鴉片
D.炮艦→鴉片→商品
答案::商品→鴉片→炮艦
試題26
9.下列哪一項不是西方列強發動殖民擴張的目的。()
A.傳播資本主義文明
B.實現更多的剝削、掠奪
C.攫取巨額財富
D.獲得經濟上、政治上的附庸
答案::傳播資本主義文明
試題27
10.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正確理解不包括( )。
A.是一種從屬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畸形的社會形態
B.是逐步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社會
C.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逐漸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
D.仍然維持著獨立國家和政府,還有一定的主權
答案::是逐步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社會
專題測驗2
一、判斷題
試題1
1、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分兵進行了北伐、東征和天京破圍三次戰役,政權得到鞏固,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
對
錯
分兵進行了伐、西征和天京破圍三次戰役。
答案:“錯”。
試題2
2、1860年,李大喜、張宗禹率領捻軍一舉占領清江浦,震動清廷。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3
3、1855年秋天,各路捻軍大會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舉張宗禹為“盟主”。
對
錯
推舉張樂行為“盟主”。
答案:“錯”。
試題4
4、義和團最早興起于山東、直隸交界地區。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5
5、林則徐在查禁鴉片和處理“林維喜事件”時都曾援引國際法,開啟了中國近代公法外交的先河。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6
6、面對清政府財政拮據的窘況,左宗棠建議對西征軍“可撤則撤,可停則停”,把省下來的餉銀,勻作海防之用。
對
錯
李鴻章建議對西征軍“可撤則撤,可停則停”
答案:“錯”。
試題7
7、1876年,左宗棠以65歲高齡,率領湘軍西征,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迅速殲滅了阿古柏勢力。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8
8、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清政府割讓香港島、遼東半島、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
對
錯
清政府割讓臺灣島、遼東半島、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
答案:“錯”。
試題9
9、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開始實施一場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史稱“百日維新”。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10
10、秋瑾是一位倡導婦女解放的先驅和具有民主思想的反清革命志士。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11
11、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準設立“皇族內閣”,暴露了其假立憲真專制的騙局。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12
12、成都血案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和平保路演變成了鐵路工人起義。
對
錯
和平保路演變成武裝起義
答案:“錯”。
試題13
13、1911年11月15日,各省代表召開會議,議決承認湖北軍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但代表會應在上海召開,即“政府設鄂,議會設滬”的方案。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14
14、1911年12月4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對
錯
1911年1月1日
答案:“錯”。
二、單選題
試題15
錯誤
得分0.00/1.00分
未標記標記試題
試題正文
1、( )拜上帝教會眾萬余人云集廣西桂平金田村,洪秀全率眾發動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
A.1851年11月11日
B.1851年1月11日
C.1851年11月1日
D.1851年1月1日
答案::1851年1月11日
試題16
2、天京事變后,為了重振朝綱,( )提出了一個統籌全局的改革方案《資政新篇》,希望將中國引向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A.洪秀全
B.石達開
C.楊秀清
D.洪仁玕
答案::洪仁玕
試題17
3、為了推翻清朝統治,打亂清軍圍困天京的軍事部署,太平天國派譴林鳳祥、李開芳進行( )。
A.北伐
B.西征
C.東征
D.天京破圍戰
答案::北伐
試題18
4、1865年5月,捻軍( )手刃清朝名將僧格林沁,蒙古鐵騎也隨之徹底終結。
A.張皮綆
B.張樂行
C.李大喜
D.張宗禹
答案::張皮綆
試題19
5、1898年10月25日,( )等人在山東冠縣梨園屯附近的蔣家莊豎起“扶清滅洋”的旗幟,攻打教堂,拉開一場猶如星火燎原的反帝愛國運動。
A.趙三多
B.閆書勤
C.劉三多
D.王文韶
答案::趙三多
試題20
6、( )晚,各國公使開會一致決定直接出兵鎮壓義和團。8月初,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了義和團,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失敗。
A.1900年6月28日
B.1900年6月18日
C.1900年5月18日
D.1900年5月28日
答案::1900年5月28日
試題21
7、( )日本借“琉球事件”進犯中國臺灣。
A.1871年7月
B.1865年1月
C.1874年5月
D.1876年3月
答案::1874年5月
試題22
8、1875年5月3日,清廷發布上諭,任命( )為督辦新疆軍務的欽差大臣,在他的帶領下,西征軍成功收復伊犁。
A.左宗棠
B.李鴻章
C.曾國潘
D.張之洞
答案::左宗棠
試題23
9、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海外,譚嗣司、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6人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歷時( )的戊戌變法失敗。
A.103天
B.104天
C.105天
D.106天
答案::103天
試題24
10、1905年8月,( )在日本東京建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
A.秋瑾
B.陶成章
C.孫中山
D.徐錫麟
答案::孫中山
試題25
11、導致全國人民掀起聲勢浩大的保路運動的直接導火索是( )。
A.清政府批準設立“皇族內閣”
B.清政府宣布“鐵路干線國有”
C.清政府制造“成都血案”
D.清政府允許招商股成立鐵路公司
答案::清政府宣布“鐵路干線國有”
試題26
12、1911年( ),武昌起義發動,隨后全國風起云涌的革命浪潮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
A.10月10日
B.11月10日
C.10月11日
D.11月11日
答案::10月10日
試題27
13、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總部設在( )。
A.廣州
B.上海
C.南京
D.武漢
答案::上海
試題28
14、(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誕生了。
A.1911年1月1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1年10月1日
D.1912年10月1日
答案::1912年1月1日
專題測驗3
一、判斷題
試題1
1、袁世凱為獨攬大權,頒布《組織約法會議組織令》,成立御用的工具“約法會議”,并炮制出一個所謂的《中華民國約法》,又稱“袁氏約法”。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2
2、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曹錕政府。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3
3、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中國加入同盟國陣營參戰。
對
錯
中國加入協約國陣營參戰
答案:“錯”。
試題4
4、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一文,吹響了白話文向文言文發難的號角,胡適因此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5
5、陳獨秀創辦的《青年雜志》拉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
對
錯
答案:“對”。
試題6
6、1917年1月,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邀請陳獨秀出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新青年》的編輯部從上海遷到北京,雜志走入了北京大學校園。《新青年》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對
錯
《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答案:“錯”。
試題7
7、1919年1月,巴黎和會同意將德國戰前在山東強占的一切權利全部轉讓給日本,并將有關條款列入《巴黎和約》。
對
錯
《凡爾賽和約》
答案:“錯”。
試題8
8、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學生舉行集會和示威游行,他們高呼“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等口號,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對
錯
答案:“對”。
【2022國開電大中國近代史綱要專題測驗答案一覽】相關推薦文章:
2022形勢與政策專題測驗1-5答案 電大形勢與政策專題測驗1-5答案
電大形勢與政策專題測驗答案2022 電大形勢與政策試題答案形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