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改革,產生了“3+1+2”的選擇科目,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進行選擇,但是要盡量避免自己的弱項及選擇的科目壓力過大,小編今天為各位小伙伴整理了關于新高考規定科目的相關資訊,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新高考規定科目
在高考的新規定中,“3”指語文、數學、英語,它們為必考科目;“2”指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擇兩門作為選考科目;“1”指物理或歷史,學生可以在這兩者之間選擇一門作為選考科目。
因此,在高考新規定下,學生共有12種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如下圖所示:
從專業覆蓋率來看,物理+化學+生物的組合可以選擇96.22%的專業,物理+化學+地理的組合可以選擇95.84%的專業,物理+生物+政治的組合可以選擇87.66%的專業,但是,歷史+政治+地理的組合只能選擇49.37%的專業。
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科優勢,選擇自己最心儀的科目組合,同時也要考慮組合的專業覆蓋率,明確這一組合可選擇的專業有哪些,做好職業規劃。只有全面考慮,才能在未來給自己更多可選擇的空間。
新高考不推薦科目組合
從學習難度,專業選擇限制這兩個角度,小編認為新高考最好不要選擇的組合有以下三個。
第一,歷史+地理+生物
雖然這一組合的學習難度較低,但是它與大學課程的銜接難度也較大。如果學生想要報考理工類的專業,光有生物學基礎遠遠不夠,還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與物理知識。如果學生想要報考文史類的專業,這一組合也沒有傳統的文科組合優勢明顯。
第二,物理+化學+歷史
這一科目組合能使得學生在報考專業上限制較小,但是它的學習難度較大。物理與化學是難度較大的兩門科目,需要學生花較多的時間理解其中的知識點,進行多次鞏固訓練,同時,歷史需要學生花一定的時間理解背誦。因此,這一科目組合要求學生能合理安排時間,既要保證刷題的時間,也要保證背誦與消化知識點的時間。
第三,歷史+政治+地理
這一組合的學習難度最低,但是可報考的專業比例也相對較低。學生選擇三門文科只能報考49.34%的專業,并且這些專業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內。如果學生對人文社科類的專業興趣不大,那么,未來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會非常苦惱。
以上就是小編為各位小伙伴們準備的相關資訊,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熱點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