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中考改革的消息頻出,但是不少到最后都是官方出來辟謠。都是烏龍,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中考改革新方案2021 深圳市中考改革方案2021的相關訊息想,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改革新方案2021
我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也叫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是國家針對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所必須接受的教育,初中畢業也就意味著每位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結束。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對于中考改革作出了詳細解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幾個不得不關注的點。
《意見》中明確了中考改革的五大任務,其中一大任務就是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在這項改革任務中強調:“要細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評價內容和要求。”,從中不難發現,家長最為關心的學業水平只是其中的一項內容而已,我國教育一直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多年以來,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更多看重的還是智,也就是學業水平。而《意見》一出,會使學校教學任務發生一些改變和調整,也會對學生今后的學業有很大的影響。
關于中考,你必須了解的兩大關鍵信息點。
第一,關于加分項目。《意見》指出:大幅減少、嚴格控制加分項目,取消藝術、體育等學生加分項目。從明年開始,將會加大體育成績在中考成績中的占比,目前,體育在中考成績中的分值在30分左右,而從明年開始,這一分值將會提升至30-100分。這也就意味著,教育部更加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畢竟好的身體才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條件。
第二,關于中考招錄比例。今后,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學生招錄比例將會達到1:1,這也就是說,將會有50%的初中學生無緣普通高中,這對學生學業的影響無疑是很大的。我們常說,高考是改變一個學生命運的一次關鍵機會,然而中考改革實施后,改變學生命運的機會提前了,將會有一半的學生此生將沒有機會參加高考。
中考改革關乎到每個學生、每個家庭,學生和家長都必須了解清楚改革的內容,以便對自己的學習計劃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便更好適應改革帶來的一些影響。
深圳市中考改革方案2021
2021年深圳中考考試科目涵蓋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7-9年級)規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等。
從2021年開始,深圳中考錄取計分科目為:
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體育與健康。
考試實行全市統一命題、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評卷和統一公布成績。中考滿分總分為610分。
各個科目的分值如下:
對比之后可發現以下不同:
1. 中考計分科目有所增加
舊方案中考總分460分:計分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理化、歷史、體育6科;
新方案中考總分610分:增加為8科,分別為: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體育與健康。
(細算的話,其實只增加了道德與法治,所占權重為0.5,與化學科目權重相同,與歷史合卷考試。)
2.科目權重調整
*語文、理化、體育、英語聽說、歷史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其中語文滿分從100分提高至120分;
*理化也是從100分提高至120分,物理權重占0.7,化學為0.5,物理70分,化學50分,更側重物理;
*體育從30分提高至50分,并且由平時成績15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3分、體育項目考試32分組成;
*英語聽說由原來的15分提高至25分;
*歷史由30分提至70分;
*道德與法治:首次計入總分,在歷史、道德與法治(合卷)中占比50分。
3、 總分提高
老中考方案滿分是460分,新方案總分為610分。
老中考的6門考試計分科目,已經讓不少家長和學生感到壓力山大,所以如何平衡全科開考和負擔適度的問題,是新中考方案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
對于這個問題,深圳市教育局做了四點解釋。
一是在考試內容上:
嚴格按照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考的是初中學生應知、應會的內容,減少了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
試題試卷的整體難度適當,緊密聯系社會實際與學生生活經驗,注重對能力的考查,杜絕偏題、怪題。
二是在考試時間和形式上:
遵循學完即考的原則,以筆試為主,結合上機聽說考試、動手操作、平時成績、技能測試、綜合考察等多種方式,減輕學生備考負擔。
三是在成績呈現上:
繼續沿用分數+等級呈現、探索純等級呈現(如實驗操作、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等)等方式,避免學生分分計較、過度競爭。
四是在計分科目構成上:
深圳全科開考,但不是全科計分。
深圳采用“4+4”方案,即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與健康4門,加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4門,計分科目是全省較少的地方之一,并且通過合卷減少了考試題量和時長。
中考總分610分,也是全國同類城市中分值較低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中考改革新方案2021 深圳市中考改革方案2021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教育訊息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