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命題趨勢和特征,在考前,高考題目我們雖然不會知道,但是也是有跡可循的。所以今天小編特意整理了關于2021年高考命題考題傾向的相關信息,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高考報告(2021)(高考藍皮書)》已上市,作者是徐尚昆、楊汝岱、郝保偉三位博士,他們重點分析2020年高考實踐的命題要點、試卷特色與發展趨勢,深入解讀高考評價體系的總體特征及高考的考查內容及考查要求,助力教育關鍵規則資源均等化,推動中國教育綜合改革向縱深發展。
該書依托國內高考研究專家團隊,緊扣改革方向,深入解讀高考改革方向,全面總結高考實踐成效,力圖為社會提供一份專業、實用、有效的高考改革研究報告。
2021高考最新命題態趨勢
“ 新高考評價體系在高考命題實踐中最為明顯的地方體現為“兩線貫通”:
一方面各個學科堅持貫徹國家意志,堅持正確導向,積極滲透和貫徹核心價值的考查;另一方面強調對學科素養、關鍵能力的考查,特別是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情境創設等環節的考查。2020年高考全面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的最新理念,是落實高考評價體系的生動體現。
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有八個省份進入新高考,分省命題成為本輪高考改革的新常態,我們在此強調,分省命題的共同標準是《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這一文件是全國所有師生都必須重視的核心文本。
當然,不同省份的考生也需要重視分省命題的特點與傳統,特別是在情境設置方面,分省命題會更加突出區域特色與文化。
(1) “核心價值”貫穿高考命題始終
堅持考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強調社會發展的積極面,是語數外等各科堅持的共同理念。對于思想政治等學科來說,這種要求顯得更為直接、凸出。
2020年高考卷,堅持弘揚主旋律,彰顯時代精神,跟現實生活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新高考試題歷經多年積累,試題不再回避熱點,而是直接面對熱點,實現政治與生活的零距離接觸,并以此為導向,主動引導課堂教學與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關注現實熱點和生活實踐。
從2020年高考命題立意來看,來年的命題無疑也會特別關注時代的重大主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是2020年的重大政治主題,也是全國人民關注的大事。
2021年重大社會現實話題有:
建黨100周年、抗疫階段性勝利、脫貧攻堅、小康社會偉大成就、量子科技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美勞布局、抗美援朝70年、深圳特區40年、國際形勢、雙循環與“十四五”規劃等。其中,建黨100周年,更應該是關注的重點。
學生們應該重視身邊的大事,理解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深入掌握中國共產黨改變中國社會的豐功偉績。學生需要對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績有一個清晰認識,才能把題目做好。當然,學生還需要掌握精準的學科語言,做到合理闡述,表述簡練。
除了政治學科以外,語文、歷史等學科在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社會正能量、時代主旋律等方面,將會結合現實話題巧設情境,命制出更多體現這一核心理念的試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也會在情境設計等方面作出很多努力,有利于學生在學科知識考查中,加深對時代主題的深層認識。
(2)強化關鍵能力與思維品質
對學科素養與能力的考查是未來高考的首要目標。盡管高考試題年年有創新,但是高考試卷的大頭,或者最主要的考查點還是學科思維能力,這是無法改變的測量目標。從教育測量學的視角來看,重點測量目標是應該保持一定的持續性。
從2020命題看來,試卷特別重視對核心素養、學科能力、必備知識三位一體的內容整體性考查;試題的選材更加豐富,幾乎覆蓋高中18個學習任務群。
綜合能力素養包括以下主要子項,需要引起備考師生的特別注意,平時要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信息加工能力
邏輯論證能力
科學探究能力
批判性思維能力
情境建構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
思維建模能力
創新性思維能力
(3)多元靈活開放的情境式命題
新高考命題,對于不少的考生來說,第一感受是情境的新穎度、多元性和開放度都大大增加。試題設計情境的多元性和開放度加大,目的是克服考查知識的弊病,轉向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與思維能力,使學生思考和答題有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減少傳統上有唯一標準答案的框架。
我們從2020年的試卷情境設計可以發現,命題者試圖給予學生一種解決生活問題、科研問題的情境,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而不是回答知識、記憶知識。
生物科考查的是學生在新的條件下,運用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怎樣解決專業學科問題,而不是回憶學科知識。這是未來命題的重要發展方向,靈活多變的情境是高考理念落地的關鍵載體。
(4)分省命題的地方特色與內在邏輯
隨著新高考方案的實施推進,2021年湖南、湖北、河北、廣東、重慶、遼寧、福建、江蘇八省進入新高考,分省命題進入了常規化。2021年1月23—25日,八省統一組織了適應性測試。
從2020年山東、海南的試題命制以及最近的八省適應性測試來看,不論是全國統一命制的語文、數學、英語三科,還是分省命制的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六科,命題的共同標準和指南是《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雖然分省命題呈現出一定的差異和地方特色,在難度上也會有所不同,但它們都是在《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這一核心文件的指導下來進行命制的,有著內在的邏輯一致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分省命題將進一步加強立德樹人的考查,關注重大的社會現實問題和歷史事件,凸顯核心價值與五育并舉的命題主線,強化學生關鍵能力和高階思維的考查力度,加大情境的設計能力。
其次,分省命題將始終圍繞時代主題,堅定“四個自信”,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查,充分發揮高考在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中的正向指揮棒作用。
第三,分省命題將進一步加強關鍵能力考查,以閱讀理解、信息整理、應用寫作、語言表達、批判性思維、辯證思維等為考查突破口,全面提升能力考查水平和試題質量。
第四,分省命題將貫徹落實高考綜合改革的核心理念,創設新題型,優化試卷結構,突出對學科素養和關鍵能力的考查。
2021年高考命題特征
第一,平穩過渡。
在能力目標、考查內容、試卷結構、題型題量等方面,老高考試卷努力保持與2020年對標,新高考試卷保持與適應性測試卷相當,合理設計試題難度梯度,保持試卷總體難度穩定,維護考試公平。
第二,突出能力。
突出學科素養和高階思維能力考查,特別是加強信息識別與加工、邏輯推理與論證、科學探究與實踐、語言表達與寫作、創新與批判性思維等。
第三,緊扣熱點。
關注重大的社會現實問題、歷史事件及科學前沿,包括但不限于建黨100年、抗疫階段性勝利的制度優勢、小康社會偉大成就、量子科技研究(以及科技前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疫苗研發、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雙循環與十四五規劃等。
第四,注重實踐。
除了上一條的重大社會問題,高考命題將緊貼生活、社會、科學的實踐場景,加強對科學實驗、歷史文化場景、體美勞實踐的考查。
第五,巧設情境。
情境設題成為高考命題的基本原則,主要從“生活科學實踐”和“重大社會熱點”中選擇情境,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試題開放性和探究性將進一步加大。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網小編整理的全部關于2021年高考命題趨勢和特征和2021年高考命題考題傾向的內容,想了解更多新高考高考命題的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可圈可點網哦,希望你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