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每個組合分數線不一樣,也不是按組合劃分分數線的,新高考采用賦分制,由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后,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那么下邊就是小編收集的一些新高考賦分是在組合里賦分嗎 新高考哪個組合賦分高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新高考組合怎么賦分
新高考中的等級賦分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不同選考科目成績之間的可比性;二是這些科目之間的可加性。所以,等級分既增加了區分度,但又兼顧到了“統一標準”這一主要目的,而按組合劃線顯然有悖于等級賦分的初衷。
“3+1+2”地區全國考生都需考語數外,然后考生必需在物理和歷史中選出一門首選科目后,再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出兩門進行選考;然后,有關部門在排列學生的位次時,需將選物理的學生和選歷史的學生分開進行。因此,這一模式的關鍵就在于“物理”和“歷史”的對立性,也就造成了該高考模式下,每一批次都將分別設置兩個分數線才行。
新高考比較好的組合搭配
1、物理+化學+政治
可報專業98.9%,實際上一些頂尖大學專業可報率達100%。由于大學之后參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階段參考科目未選擇政治的話,大約會存在1-2年的知識斷檔期,直接對今后的考研之路影響頗多。這類學生屬于學霸級別的。
2、物理+政治+地理
可報專業99%。這個科目組合更像是理科成績不錯的文科生,為了不浪費物理的高分以及填報志愿時的選擇范圍,而做出的一個選擇。這個組合以下幾類考生比較適合物理成績突出,往往屬于理科偏科的學生(數學-物理較好,化學-生物較差)。
3、歷史+地理+化學
可報專業比例為88.6%,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不理想,對文科成績較優秀的考生來說是最佳選擇。
為什么3+1+2模式下物理和歷史分別站隊
一旦物理和歷史均按照卷面分計入高考成績之后,如果還是全省考生統一站隊進行排名的話,又會出現新的不公平。因為物理和歷史兩門科目考查內容不同,內容難度等級不同,自然分數就沒有可比性,不可以直接按照得分情況進行站隊排名了。
因此,最終為了確保公平,也為了最終的投檔錄取, 高校在安排招生計劃時, 將分物理和歷史兩個類別分別編制; 在錄取時, 也將按照選物理的考生和選歷史的考生按兩個序列分別排隊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