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一共有12種組合方式。“3”是固定的語、數、外三大主科,“1”是在物理、歷史中二選一;“2”是地理、生物、化學、政治四門科目中由學生自由選擇兩門。那么下邊就是小編收集的一些3+1+2高考怎么計算分數 3+1+2高考如何計算分數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新高考賦分是怎么計算的
1、確定賦分區間。將每個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劃分出A、B、C、D、E五個等級,對應的分數區間分別為100~86、85~71、70~56、55~41、40~30。
2、確定原始分數區間。與賦分區間相對應,以每個科目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及其得分來確定原始分數區間。
3、利用公式進行計算。設原始分數區間最大值與原始分之差為R,原始分與原始分數區間最小值之差為r,賦分區間最大值為A,最小值為a,賦分成績為未知數T,其余均為已知數。賦分公式為R/r=(A-T)/(T-a),經過計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新高考原始分和賦分是什么關系
新高考賦分的計算,首先要根據考生的原始分數排名得出賦分,舉例某考生物理原始分考了90分,但是確實所有考生中排名在百分之一以內的,那么她的賦分就是100分。
原始分數就是考生的卷面分數,也就是說考生卷面考了多少分,就算多少分,這種計算方法是非常直觀的,但是卻不能體現考生在總體考生中的成績是怎么樣的,比如說這次考題試卷相對簡單,考了90分,看起來還不錯,但其實有大部分的人都考了90以上,90分的成績也不算好了,如果這次考券相對較難,考生只考了85分,但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考上85分,那么85分雖然比90分少,但其實排名卻比之前90分考生好。
賦分的計算方法就可以完美的呈現出考生成績在總體排名上的高低,也就不用考慮試卷的難易程度,對于每一屆的考生來說,會更加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