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醫科大學是幾本?醫生一直是許多人夢想的職業,可以救死扶傷。小編還特意整理了關于江西醫科大學在哪里的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快隨可圈可點網小編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江西醫科大學是幾本
江西醫科大學是一本大學,該校前身是創辦于1921年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2014年,南昌大學實施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對內冠名為南昌大學醫學部,對外冠名為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
江西醫科大學在哪里
地址為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號。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醫學部)的前身是創辦于1921年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1952年改名為江西省醫學院,1953年更名為江西醫學院。1958年,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軍醫學校合并,仍稱江西醫學院。1969年,與江西中醫學院合并,成立江西醫科大學。1972年11月與江西中醫學院分設,復名為江西醫學院。2005年8月,與南昌大學合并,冠名為南昌大學醫學院。2014年,南昌大學實施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學院對內冠名為南昌大學醫學部,對外冠名為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
九十多年來,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醫學部)秉承“德高醫精”的辦學精神,發揚“嚴謹、勤奮、團結、創新”的院風,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醫學人才,在海內外建功立業,涌現出了趙白鴿、饒毅、丁健、梅林等一批杰出校友。
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醫學部)現有東湖校區和前湖校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68.24萬平方米(1024畝)。目前,前湖校區為低年級本科生教育基地,東湖校區為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基地。
本科生教育:現有學院(中心)11個,中心(實驗教學中心、動物科學中心)2個;全日制本科生7388人(其中中英聯合辦學項目1271人),各類留學生272人;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1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
研究生教育:現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938人,博士研究生119人;同等學力碩士研究生1974人,在職博士研究生634人。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自主設置二級博士點2個(臨床病理與病理生理學、牙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5個。
師資力量:現有專任教師229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10人,正高職稱67名;臨床教師1717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79名,正高職稱623名?,F有國家“”創新項目入選者1名(梅林),國家“青年”入選者1名(張進),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名(洪葵),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名(李葆明),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李葆明、辛洪波),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人選4名(洪葵、曾旭輝、王建斌、邵江華),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入選者1名(潘秉興),江西省“井岡學者”特聘教授3名(羅時文、洪葵、曾旭輝)。
學科和科研平臺建設: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2018年新增2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9個,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4個,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院士工作站2個,海智計劃工作站1個。目前臨床醫學繼續保持ESI學科世界排名前5‰,2018年藥理學與毒理學進入ESI學科世界排名前1%。
有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江西省重點實驗室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個,江西省優勢科技創新團隊9個,江西省高校高水平重點實驗室或工程研究中心4個,江西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6個,校級獨立建制研究院2個。有江西省高水平重點學科2個,江西省高校重點學科3個,2017年臨床醫學列為江西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一流學科”建設學科,2018年列為教育部部省合建南昌大學對接產業發展優勢學科、江西省支持部省合建南昌大學重點建設學科。
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2014年以來,醫學部承擔國家、省部級和橫向科研項目4231項,其中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項目課題2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0項(含重點項目2項),科研總經費達3.63億元。2018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7項,學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生命科學及醫學領域立項數居全國第19位。
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620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843篇,ESI高被引論文19篇,獲授權發明專利24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57項,其中一、二等獎22項,201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單位排名第2),教育部優秀成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未來幾年,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醫學部)將借助部省合建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發展契機,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升質量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抓住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學科建設中心工作任務,大力推進內涵建設,全面提升辦學實力,為使醫學部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醫學教育基地”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網小編整理的全部關于江西醫科大學是幾本和江西醫科大學在哪里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江西醫科大學的資訊持續請關注我們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