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政治答題技巧是什么 高考政治答題套路,高考政治其實不是太難,像政治歷史這種考試,除了要多背知識點,也需要一些答題技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高考政治答題技巧和 高考政治答題套路,趕緊來看看吧。
2021高考政治答題技巧是什么
一、主要設問方式:
設問有“如何認識xxx”、“如何看待xxx”、“談談對某一現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現象或行為”、“對xxxx進行分析說明”(沒有明確分析說明什么)、“評析、評價什么行為”等等。
二、解題方法與技巧
(一)經濟常識、政治常識角度(注意具體知識范圍)
1.如果出題角度從有利方面出題,則答題步驟為:
①題干問的“是什么”經濟現象或行為?
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
③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的結果“怎么樣”?即答有什么意義、作用。
例1、2015年第一季度,我國稅收收入保持良好的發展趨勢,這是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穩定增長的直接體現。同時各級稅務機關大力推進依法治稅、加強征稅,促進了稅收收入的穩定增長。
試從經濟常識角度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認識。
參考答案:
①上述材料表明,我國稅收收入穩定增長。(題干問的“是什么”經濟現象?)
②其原因有三:A、我國國民收入穩定增長是我國稅收收入增長的根本原因。B、各級稅務機關大力推進依法治稅、加強征稅,促進了稅收收入的穩定增長。C、我國廣大公民依法納稅、自覺納稅意識的增強,是我國稅收收入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的重要原因。(“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經濟現象?)
③我國稅收收入的增長,使財政收入得到了切實保證,為國家職能行使奠定了物質基礎。(出現這種經濟現象的結果“怎么樣”?即答有什么意義。)
2.如果題干從不利方面出題,則答題步驟為:
①題干問的“是什么”經濟現象或行為?
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實質是什么?
③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會導致“怎么樣”的不良后果?
④“怎么樣”解決這一不良后果?應該怎么做?
例2、《XX日報》載文指出:當前在收入分配領域內出現
了一種偏向,表現在: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同行業收入差距,不同地區收入差距都在不斷擴大,有些問題已經到了危險警戒線。
試用有關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認識。
參考答案:
①上述材料說明,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城鄉、地區、行業存在不可忽略的收入差距問題。(題干問的“是什么”經濟現象?)
②在市場經濟中,經濟利益是人們追求的目標,是參與經濟活動的內在動力。由于經濟條件的差異,在價值規律和市場競爭的作用下,社會成員之間出現收入差距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經濟現象?)
③這種差距的出現將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會導致“怎么樣”的不良后果?)
④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這是縮小差距的根本措施;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就業和在就業工作;通過稅收政策、分配政策調節過高收入、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防止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加大“三農”投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怎么樣”解決這一不良后果?)
3.如果題干從不全面方面出題,則答題步驟為:
①題干問的“是什么”經濟現象或行為?
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
③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有什么作用?
④解決此問題還有那些途徑,或者需要什么條件?
例3、溫總理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指出:“從今年起,逐步降低農業稅稅率,平均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五年內取消農業稅。”
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取消農業稅的看法。
參考答案:
①溫總理提出的政府逐步降低農業稅稅率,五年內取消農業稅的承諾,是加強農業,保護農業,努力增加農民收的有力措施,
②取消農業稅有利于降低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充分體現了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我們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考政治答題套路哲學
一、解題三部曲:
世界觀→方法論→聯系實際。
二、注意答題范圍:
①(辨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觀與價值觀、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②哲學道理(世界觀+方法論)、哲學原理(世界觀)、哲學依據(世界觀)、哲學啟示(方法論)的區別。
三、注意答題角度
1.是什么:
①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或運用哲學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哲學原理(名稱+內容)+方法論+聯系材料。
②運用具體哲學道理分析:哲學原理(名稱+內容)+方法論+聯系材料。
③哲學啟示型:方法論+原理名稱+聯系材料。
2.為什么:①哲學依據(哲學原理);②書本中的含義、地位和現實意義;③歸納材料,提煉要點。
3.怎么辦:①含義;②書本要點;③提煉材料,作為要點。
4.談認識、談看法(辨析題):①下判斷(正確、錯誤和不科學);②正確的部分要論證(運用正確的哲學道理);③錯誤的部分要糾正(a.擺出正確的道理內容;b.指出錯誤的實質及危害);④總結一個正確的結論。
政治常識
(關鍵是分清主體和客體,答題思路:原理依據+聯系材料+現實意義+客體)
1.是什么:原理依據+分析材料
2.為什么:①國家機關(政府):a.國家性質;b.職能+原則;c.宗旨(國家機構是人民利益的執行者和捍衛者);d.現實意義:推動民主政治建設、構建社義和諧社會,貫徹落實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
②黨:a.性質和宗旨(先進性,三個代表);b.地位、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c.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具體聯系);d.現實意義(貫徹落實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構建社義和諧社會;密切黨同人民聯系;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鞏固執政地位)
③國家:a.性質;b.義務(職能):維護人民的權益;c.原則。
④人民:a.關系(和諧、統一);b.地位、權利與義務;c.原則。
3.怎么辦:①按國家機關:立法機關(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相關法律)、行政機關(職能+原則+指導思想)、司法機關。
②黨:a.地位、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b.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c.指導思想(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③國家:義務(職能)+原則;④人民:義務+原則。
4.國際問題
①分析國際形勢: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當今時代的主題(霸、強、國際新秩序);國際競爭實質;世界格局;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易忽視);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我國的對外政策和職能。
②我國對外活動:對外政策和對外職能+國際背景+意義
a.對外政策(名稱、決定因素、基本內容);b.對外職能;c.對我國和世界的意義(現實意義:走和平發展道路,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d.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
5.政治意義
①現實意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構建社義和諧社會;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建設服務型政府。
②對內職能: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當家作主的地位;促進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和榮譽。
③對外職能:
a.我國: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形象;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增強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維護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世界: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推動國際新秩序的建立;促進世界多化趨勢,國際關系民主化;維護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黨:完善領導方式,提高執政能力;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維護人民的利益;體現黨的性、宗,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興衰成敗,長治久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1高考政治答題技巧是什么和高考政治答題套路,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