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工業學院怎么樣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太原工業學院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我所就讀的軟件工程專業自我感覺還是很好的,有專業的實驗室,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氛圍良好,畢業的就業率很高,有不少同學去了很大的公司,京東,小米等
口碑2:
學校整體條件挺好的,尤其是學習氛圍,特別濃郁,每年錄取分數線也不低,考研率也特別高 ,每年考上985、211的不在少數,尤其是自動化,更是特別好的專業。 師資力量雄厚,除學習之外,我們還經常模擬聯系,增加實踐能力。
口碑3:
優點是管理嚴格,人性化。師資力量整體不高,學習機會少。學校的機器人隊發展還不錯,可以和一流高校媲美。 前景還可以,平時在學校里學習的內容也挺多的,老師也都還可以,基本上都是985研究生以上,師資力量雄厚,學校注重實踐,經常讓我們模擬練習,增加實踐能力。
口碑4: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是最熱門也最好就業的專業。學校學費處于同等院校中等水平。 畢業生可到公司、企業或科研院所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和系統的設計、制造和使用維護工作;也可從事設備的技術改造工作以及技術經濟分析和生產組織管理工作。畢業生起薪4000元左右,就業率很高。
口碑5:
我所讀專業目前在就業領域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行業,學好有很大難度。我們的師資力量特別好,有教授級別的老師,各個學科的老師都是985和211院校畢業的研究生。我們專業的就業前景也是很可觀的,在全國達到了95%,發展空間也很巨大。
口碑6:
挺好的,學校面積不大但挺方便的,附近有火車站,綠化也不錯,周邊吃的也不少。圖書館平時人挺多的。老師都蠻好的,器材什么的也都還行。我所就讀的軟件工程專業自我感覺還是很好的,有專業的實驗室,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氛圍良好,畢業的就業率很高,有不少同學去了很大的公司,京東,小米等
口碑7:
我所就讀的軟件工程專業自我感覺還是很好的,有專業的實驗室,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氛圍良好,畢業的就業率很高,有不少同學去了很大的公司,京東,小米等
口碑8:
學校有些工作室,機器人隊,以及一些實驗室能學到不少東西。這是獨特的優勢。
口碑9:
我所讀專業目前在就業領域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行業,學好有很大難度。我們的師資力量特別好,有教授級別的老師,各個學科的老師都是985和211院校畢業的研究生。我們專業的就業前景也是很可觀的,在全國達到了95%,發展空間也很巨大。
口碑10:
現在發展很快,化工專業很好找工作。自動化也很優秀,工資待遇好 老師都挺負責的,有些老師很有能力,在校外還有自己的公司,但上課都很認真。我們專業考研率和就業率還算可以,只要肯用功聽說今年有學姐考上同濟的,共勉吧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太原工業學院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太原工業學院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大學排行榜數據看,太原工業學院全國排名第371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577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565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太原工業學院 | 校友會 | 371 | 太原市 | 理工類 | 普通本科 |
太原工業學院 | 武書連 | 577 | 太原市 | 理工類 | 普通本科 |
太原工業學院 | 軟科 | 565 | 太原市 | 理工類 | 普通本科 |
太原工業學院簡介:
太原工業學院坐落于山西省省會——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以工為主,以工程應用為特色,涵蓋工、理、經、管、文、法、藝、教八大學科門類,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支持高校,是山西省確定的向應用型轉變的首批試點高校,是山西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學校創建于1954年,前身為華北第五工業學校,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為適應國防建設需要建立的一所國家重點中專學校,1988年升格為專科,199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獨立設置為全日制普通本科學校,更名為“太原工業學院”。2015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5年正式加入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2017年與省內部分高校共同發起建立“山西省應用型高等學校聯盟”。67年來,學校傳承自強不息、樂于奉獻的兵工精神,踐行“知行合一、行勝于言”校訓,為國防工業和國家經濟建設培養了9萬多名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實、實踐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兵器工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有兵器系統“小黃埔”之美譽。
學校占地面積40.5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31.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9.56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31億元。圖書館藏書188萬冊(含電子圖書)。已建成覆蓋校園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和信息化管理平臺。各項配套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各類教學、生活、運動等設施齊全。
學校設有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自動化系、化學與化工系、計算機工程系、環境與安全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理學系、經濟與管理系、外語系、設計藝術系、法學系、體育系13個系和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繼續教育部2個教學部,有本科專業47個,面向全國30個省(市、區)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7043人。現有教職工937人,其中專任教師780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226人;碩士及以上學歷718人。其中,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山西省“131”領軍人才9人,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山西省教學名師6人,山西省教育領域“三晉英才”10人,“雙師雙能型”教師112人,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同時,學校還注重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名譽教授、特聘教授、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特聘院士2人,長江學者1人,無人系統團隊1個。
學校圍繞“夯實基礎、注重能力、突出實踐、鼓勵創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學校不斷加快建設與區域(行業)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專業,逐步形成六大學科群協調發展,以學科專業建設引領學校發展的新格局。擁有“本科教學工程”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應用化學)1個,山西省高等學校優勢專業(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2個。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5個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5個學科為省級重點扶持學科,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為山西省“133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計劃優勢特色學科。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立項建設課程4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0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認定1項、建設2項,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Visual C++程序設計與上機指導》等教材被列入國家級規劃教材,榮獲包括山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在內的多個各級各類教學改革獎項。建有16個教學實驗中心共95個實驗室,其中,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項目7個;艾瑞深中國校友會2020年中國大學排名顯示,學院位列445名,在山西省內高校排名位列第12名。
學校重視“注重創新實踐、突出應用能力”的素質教育,“以練促教、以賽促學”辦學特色日益彰顯,學科競賽成績斐然,完善“國家級—區域級—省級—院級”學科競賽體系,近年來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省級以上獎項1200余項。學校機器人隊勇奪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冠軍,被團省委授予“山西青年五四獎狀”。2019年,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機甲大師總決賽榮獲一等獎; 參加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榮獲特等獎4項。2020年,學生參加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大賽榮獲一等獎1項;參加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榮獲一等獎5項;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一等獎1項; 參加全國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榮獲一等獎1項;參加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榮獲一等獎;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慧魚賽區競賽、山西省興晉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等賽事成績亦是名列省內前茅。我校進入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本科)前100,位列2020年排名69名,并且連續3年進入單年排行前100。另外,文體活動亦成績斐然,校定向越野隊參加山西省學生定向錦標賽高校甲組的角逐,一舉斬獲該組別比賽全部項目的冠軍,并且以絕對優勢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校大學生足球隊參加2016年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奪得山西賽區(男子本科組)冠軍, 2019年校男子籃球隊榮獲第22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山西賽區(本科組)冠軍;校攀巖隊在全國大學生攀巖北區賽中獲得3枚金牌、3枚銀牌和3枚銅牌。近年來,不斷涌現出全國“優秀班集體”、全國十佳“三好學生標兵”、全國“優秀學生干部”、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組織籌辦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優秀集體和個人。
學校遵循“需求導向、深度融合”的原則,強化學科(群)交叉,推進“產學研用”融合發展。以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為載體,不斷加強對外交流和合作;深化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及其他高校的密切聯系與資源共享;引入各類社會資源,匯聚創新要素,激發創新活力,促進學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四位一體”協同發展,進一步助推山西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2017年新型功能材料協同創新中心被認定為山西省“1331工程”協同創新中心建設計劃(第一批)B類增補建設項目。2018年儲能新材料學科群成功獲批山西省“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建設計劃”之“培育項目”。2018年清潔及可再生能源工程技術開發工程研究中心入選山西省“1331工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計劃。2019年,學校獲批山西省“省級雙創示范基地”,成為我省第5個“高校和科研院所類”創新創業工作示范建設單位,學校建有精益制造省級眾創空間一個,建有高質量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10余個。2020年山西省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科技創新中心和山西省儲能材料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產學研新型研發機構培育單位”。專著、SCI、EI收錄論文數量和質量逐年提高,授權專利和獲獎科技成果數量大幅增長,科研項目立項渠道不斷拓寬,橫向簽約經費明顯增長,尤其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方面取得不斷突破,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
學校實施“國際化戰略工程”,積極拓展國際交流渠道,不斷加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力度,加速國際化進程、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先后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韓國等幾十所大學開展多層次、雙向人才培養的國際交流合作,為學生出國、教師海外交流深造、引進國外優質教學科研資源等創造了良好條件。
學校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校園文化,積極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努力營造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多次榮獲山西省“文明單位”、山西省“高校文明單位標兵”、山西省“平安單位”、山西省創建“平安校園”工作先進單位、省城“平安標兵單位”、山西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優秀單位”、山西省老干部工作先進集體、山西省教科文衛體系統五一勞動獎狀、山西省“五四紅旗團委”、太原市園林化標兵單位等榮譽稱號。
在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今天,學校堅持“立足山西、面向全國、聯系兵工”的辦學定位,探索“工程應用特色鮮明和區域(行業)有重要影響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發展道路,努力朝著建成山西一流、全國有重要影響的應用型工業大學美好愿景而奮進。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新蘭路31號
電話:0351—3566010
傳真:0351—3566100
郵編:030008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山西省 |
創建時間 | 1954年 | 博士點數量 | 一級:0,二級:0 |
碩士點數量 | 一級:0,二級:0 | 學校類型 | 理工類 |
所在城市 | 太原市 | 辦學層次 | 普通本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