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搖號入學 對于搖號入學的看法,談到搖號入學,小朋友才不會操心那么多,不考試不看成績更好,真正難的是這屆家長,哪是搖孩子呀,分明是搖家長。盡管其他地方出臺的政策已經給上海家長做了提前預告,雖然內容大差不差,但真正落實到自己身上還是需要時間消化。
如何看待搖號入學 對于搖號入學的看法
一、真以為是兩個志愿可以選?
文件說的是填一個志愿,再來一個調劑志愿,如果正統志愿沒有搖上,調劑志愿也沒有招滿的話,就去調劑志愿。
這個新的志愿填報模式,比之前民辦面試填一二資源刺激多了啊。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調劑志愿的分類選項。
1、同校調劑:走讀和住宿間調劑
第一個分類就是校內調劑,這肯定就是要滿足學校有住宿條件的,比如平和這種。否則調劑資源就沒有意義了。
2、區內調劑:本區內其他民辦間的調劑
這個實際操作選擇會多一些,但更考驗家長對調劑志愿的把控
因為第二個調劑志愿起效果的必要條件——它沒有招滿不需要搖號!而它一旦招滿開啟搖號,這個調劑志愿就等于沒用了,報廢了。
所以,這非常考驗填報志愿技巧,非常考驗家長對民辦學校熱度的預判。
如果你第一志愿填的是熱門學校,像盛大、星河灣這種,那為了保底,你的調劑志愿最好挑一個冷門一些的,常年沒有太多人關注的,招生招不滿的,就是賭它不會搖號!當然這還得看各學校的招生人數,你所對應的招生人數越多,中的幾率越大。
所以,在無法知道是否超額的情況下,填報志愿,完全考驗主觀感受,不僅要考慮民辦學校的熱度,還要看其教育理念質量等是否合格。
對于那些對口是真菜小,特別喜歡民辦氛圍的家長,這里給大家分享個小技巧。
可以看看網上或線下,有哪些民辦學校在打廣告招生的,大概率是比較冷門的。這種學校一般比較國際化,具體哪些學校就不點名了,雖然生源也一般,但在教學質量上肯定是勝于多數公辦的,特別是重視英語學習的。在這種稍冷門的學校里面,挑一個適合自己的作為保底。
3、集團內部調劑:統一集團內其他民辦學校間的調劑
終于有一個對大教育集團有利的了,比如世外、協和等,有招牌罩著,集團里可以說都是好學校,分校越多可調劑的志愿就越多!
所以如果公辦學校不理想,怎么才能讓民辦志愿更搖中呢?
搖號面前,人人平等。
個人建議是,填報志愿不要留空,全部填上,對集團辦學有信心的,就填有集團辦學的志愿。
二、不要擔心對口的初中不行重點要看小學
搖號新政,關于公辦學校,只是說了一句話,公辦學校招生整體政策不變。
一般二梯隊以上的熱門公辦,都需要滿足“人戶一致”,且落戶的年限越長,錄取的概率就越大。
所以對于那些買了學區房,但是人戶分離的,如果選擇民辦,那風險就太大了,一旦沒搖上,回來大概率只能統籌的。
對于長遠路徑來說,那些現在看起來成績很好的公辦初中,但如果是依靠特色班挑生源而出的好成績,那以后成績大概率也是要躺平的。
對于公辦學校來說,還是建議大家跟著生源走,公辦小學生源強,上去的公辦初中才會強。這個政策對一梯隊公辦小學是利好的。不要擔心對口的初中不行,重要要看小學。
只要你上了一個強生源的公辦小學,對口初中弱一點沒有太大關系,只要大家都走不了,強生源大批量輸入對口初中,只需要幾年時間,對口初中自然就能好起來。未來你可能都想象不到在某個名不經傳的初中里,會出現集訓隊的牛娃。
其次,大家重視的初升高名額分配問題,之前本來是只有不挑選生源的公辦來瓜分的,現在情況是——作為“不挑選生源的學校”可享受與公辦學校同樣的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名額分配招生計劃,這句話就有意思了,未來會多出來110所民辦初中來搶占名額,這對民辦初中是利好,而公辦初中的名額分配未來會更少。
剩下的不搶名額分配的,就要拼裸考成績了,那就看誰更拼更努力嘍。
三、K15學校下的幼兒園對于升學沒啥作用
理論上,對于某些15年一貫制學校,幼兒園直升要滿足這兩個條件:
注冊地址要一致
法人要一致
但這種學校非常少,要滿足這兩個條件也很難,法人容易,但注冊地址很難一致,其中有很多的利益紛爭。而且未來直升,你是全部直升還是比例直升呢,搞不好會被在園家長投訴。
上海某K15學校,因為直升比例的設置,每年JW都會收到很多在讀學生家長的投訴,憑什么別人能直升我不能直升。所以對于K15學校來說,為了少惹麻煩,大概率也會搖號,干凈清爽。
所以K15學校下的幼兒園,對于直升不能說沒什么作用,但實際意義也寥寥。
另外,有家長問一貫制學校有關名額分配的問題,既然一貫制學校也是搖號的,也可定義為不挑選生源學校,那么初升高也是享有名額分配的。
四、其中的一些分類花頭
原文是:
(五)完善購買服務制度鼓勵向民辦學校購買就讀學位、課程教材、科研成果、職業培訓、政策咨詢等教育服務,不斷完善購買項目、標準和程序,制定政府購買教育服務制度,完善購買服務績效評價機制。支持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在管理、課程、科研等方面探索資源共享,積極鼓勵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相互購買管理服務、教學資源、科研成果,形成相互委托管理和相互購買服務的新機制。探索不改變薄弱公辦中小學公益屬性的前提下由民辦學校進行委托管理,鼓勵民辦中小學參與集團化辦學。因地制宜開展地段內學生就近入讀民辦中小學與幼兒園的購買學位工作。鼓勵民辦學校開發適應市場和社會需要的各類教育公共服務項目,提高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能力。
這里有很多新名詞,讀起來很繞,說也說不清,比如向民辦學校購買就讀學位?地段生就近入讀民辦中小學與幼兒園的購買學位?
“購買學位”這個詞怎么聽,都有一絲利益糾葛的味道在里面。希望官方有詳細說人話的解釋出來,避免大家想歪。
不過這個分類以及特殊人群的界定,應該是由官方部門來調劑指定定向批次。
另外,鼓勵民辦學校開發適應市場和社會需要的各類教育公共項目,也是幫民辦想出路了。
五、民辦初中比民辦小學難多了
大家都高估了搖號對民辦小學的打擊。民辦小學對生源的的要求,其實沒有那么高。
6歲的孩子能有多大差別?通過半小時的面試就能看出孩子學習能力有多大?除了個別雞得特別厲害的牛娃,大部分娃都是經過幼兒園3年玩耍+偶爾雞一雞這么過來的。但可塑性還是很強的,小學一年級個別雞的多的可能還有點差別,但到二三年級基本就差不多了。這也可以看出某些民辦小學加工水平有多強。
真正打擊的是民辦初中!
初中12歲左右的大孩子,學習態度、學習水平基本就已經塑型了,這個時候搖進去的孩子差別就很大了,要知道原來民辦初中都是考試篩進去的娃,起碼水平能夠保持高度一致,所以華育、張江這類一線民辦初中才是真的苦哇。
所以,民辦小學沒有那么愁,只要來的家長是他們想要的家長就行。因為只要來搖的家長,基本都是認可民辦教育的家長,是認可努力學習,而不是討厭雞血的家長。
而且在民辦整體努力的氛圍下,那些很雞婆的家長(經常向教委投訴的那種)也會在學校的整體氛圍下同化。
所以,民辦小學的生源壓力,反而沒有民辦初中那么大。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搖號入學的看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其實大家也不必那么悲觀,根據氣運守恒原理,接下來必是人才輩出、叱咤風云的一代人。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