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懲戒不得故意安排學生單獨坐最后一排,相信很多同學上學的時候都喜歡最后一排,可以躲避老師的視線開開小差,近日教育部發布了一則《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明確表示不能故意安排學生單獨坐最后一排,下面買呢就讓我們來俺看是怎么回事吧。
不得故意安排學生單獨坐最后一排
問題:《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第12條規定了“刻意孤立”的禁止性行為。而在實踐中,對“刻意孤立”的內涵存在不同的理解,有著很大差別。請問應如何界定“刻意孤立”的內涵?
答復:《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第十二條規定的“刻意孤立”,首先主觀上是故意而且針對特定學生,具有相對性、持續性,非因疏忽而沒有關注到學生的需求;行為表現上,可以是對學生正常需求故意不予回應、指使其他學生孤立特定學生或者物理上隔離(比如單獨坐在最后一排)等;后果上,導致學生得不到老師的關注和正常的同伴關系,產生心理上的壓力。(政策法規司提供)
家長為什么不想讓孩子坐到最后?
一、家長擔心孩子聽不到。實際上,只要在一個學習氛圍正常的班級,最后一排與第一排聽課的效果都是一樣的,上課的老師已經熟悉了教學環境,如何讓所有學生聽到是教學準備的重要環節,不會出問題的。如果孩子在家庭受到良好的專注力的培養,坐在最后一排也一樣有好的聽課效果,反之,一個專注能力弱的孩子,坐在第一排也是沒有用的。
二、家長擔心老師關注不到孩子。事實上,在教室上課的老師,總是會關注后排的孩子,因為也擔心聽不到。我每次上課,提問都從后排開始,讓“后呼前應”,形成教學的整體氛圍。再說,家長要信任自己的孩子,一個認真好學的孩子,坐在哪里都是發光的,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需要特別關注的標簽。
三、擔心坐在后面被別的孩子影響。其實,現在大多數學校都實行班級位置輪換制,坐在前面和后面的孩子都不會是分類固定的。再就是,家長要有同理心,不要總是覺得問題都出在別人的孩子身上,要培養孩子自我反思的能力,學會尊重包容地與別人相處,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教育懲戒不得故意安排學生單獨坐最后一排”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