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最吃虧組合,今年有不少省份實行新高考政策,很多同學和家長們在選科組合上搖擺不定,小編在這里收錄了幾種最不討巧的選科組合,同學們記得結合自身情況合理規避。具體詳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新高考最吃虧組合
“十年寒窗十年苦,大巧若拙勤為路”這句話用來形容學子求學的勤苦,學生從6歲便開始踏入了漫漫求學的道路,而這條道路的賽點便是高考。
高考考得好,才能進入高等學府讀書,未來自然差不了,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制度的改革,高考也隨著進行了變動,并且隨著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各地區為了讓學生們盡快適應新高考,就會按照新高考的政策進行高考模擬考試,但是有的學生卷面是80分,結果成績單卻成了70分,這是為啥?
新高考的等級賦分制度學生要注意
很多同學和家長并不了解啥是新高考等級的賦分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在新高考的模式下,考生在除了語數外三門主科外,再選擇3門作為高考科目,而考試出來的成績按照等級進行賦分,根據選擇考試的人數劃分為21個等級,每個等級差3分。
如果學生這個科目排名在前1%那就是100分,2%的學生則是97分,也就意味著最終的得分并不取決于學生答了多少,而是取決于選擇這個科目每個學生的成績,以及報名這個科目學生的“聰明”程度。
打個比方,如果小明同學選擇了化學,答了80分,如果選擇化學的學生很少,他化學成績排名靠前,那么他最后化學出來的成績就很可能是100分,這樣就和其他同學拉開了差距,也印證了一句話,考得好不如選得好,那么對于高中面臨選擇科目的學生,又該如何選擇呢?
一位高三班主任給出了勸告,這三種學科的組合形式不要選,容易吃虧,讓我們看看是哪三種?
哪三種學科組合模式容易吃虧?學生選擇需謹慎
第一種:傳統理綜或者文綜形式,學生不占優勢
對于學生而言,有的選擇有的時候還不如沒得選擇,因為傳統沒有選擇的情況,學生都是公平的,現在選擇多樣化,學生反而不知道選擇哪個,有的同學為了省事選擇了傳統的理綜或者文綜,在這種選擇下勢必要吃虧的。
因為別的學生選擇的是把自己的優勢放大到最大,選擇了最能拿分的三個科目,所以學生在選擇的時候也要多方考慮,把自己的優勢放大到最大。
第二種:物理+化學+地理,學生分數難提高
這三門選課組合在一起可以被稱為死亡學科,因為都是難度系數很高的學科,簡而言之就是較難得分,物理化學就不用說了,地理也是相對困難的科目,放在一起學生想得分也太難了,尤其還是高考賦分的制度。
第三種:物理+政治+地理,學生學習會沖突
這三種學生選擇更像水火不相容,因為物理是純理科并且較難的科目,那么選擇物理的肯定是理科能力強,但是搭配兩個文科的科目,理科學生理解起來就很吃力,很難答出高分,發揮不了自己的優勢,而對于文科學生這種選擇更是吃虧,也很難有文科學生會這么想不開的選擇物理吧。
所以在選擇學科搭配上也是一件很有學問的事情,有些學生在還沒有分文理的時候,就偏科比較嚴重,對于這樣的學生,其實選科還是比較容易。
真正選擇困難的學生是所謂的“中庸”學生,沒有亮眼的科目,每個學科的成績好像都差不多,那又該如何選擇呢?筆者為這類學生推薦一個學科組合,學生以后畢業后如果考公務員,優勢會大一些。
同學們畢業后想考公或者考研,這個組合或將成為“首選”
物理+化學+政治
首先這個組合的難度并不是很大,對于理科思維強的學生也有很大的優勢,學生在學習理科的時候,也可以換換腦子進行下文科背誦,并且政治這門科目可以算是貫穿我們的一生,因為我們高中畢業到大學讀書,無論什么專業,政治課程都是必須要學習的課程。
并且在大學畢業走向考研或者考公的道路,政治也是一門必考的課程,所以學生在高中就選擇政治也算是為以后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總結:
對于學生來說,高考是一件7分考三分報的事情,這個三分不僅是填報志愿,更是學生們如何選擇學科,所以學生一定不要忽視選擇的重要性,而把重心全都放在刷題上,要先學會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再去努力學習,這才是最佳的答案。
以上是有關新高考最吃虧組合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