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將來臨,除了分數成績,家長、學生、老師關注的熱點是高考志愿填報,那么怎么填報高考志愿呢,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志愿填報信息,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一、避免滑檔
雖然高考志愿經過了多次改革,大大降低了滑檔和退檔的出現,但是每年仍有不少考生出現了滑檔和退檔的遺憾,那如何做才能避免出現滑檔和退檔呢?
滑檔是指你報考的幾個志愿都沒有被提檔。比如說你報考了96個志愿,也許是有的志愿是分數沒有達到,也許是有的志愿是已經錄滿,所以最終沒有被任何學校錄取。
滑檔會有什么影響
你本來可以上個好的學校,例如211、985類學校,由于填報志愿不當,導致只能讀普通本科,有的學生本來能上本科,最終只能上專科學校。簡單來說,就會讓你上的大學往下滑一個級別。
為什么會出現滑檔
簡單來說,就是報考的學校錄取分數太高,自己高攀不起。
如何避免滑檔的出現
1、 拉開志愿層次
在填報志愿時,志愿之間是要有層次的,建議選用沖穩保的原則對自己心儀的志愿單位進行分類,根據往年錄取分數線,分出沖、保、穩的三大類學校,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滑檔的出現。
2、 注意志愿順序
正常來說,我們會把往年錄取分數比較高的學校放在前面去沖一沖,看看自己有沒有可能被錄取。但有的考生怕自己不會被錄取,將分數低的學校放在前面,而分數高的放在后面。這樣的話,就算是你已經達到了自己理想大學的分數,但是由于排在后面,還是不能被錄取的。所以在填報志愿時,將分數較高的學校和自己的理想院校盡量往前排,這樣才能有沖一沖的機會。
二、什么是退檔
退檔就是你被志愿中的一所學校提走了檔案,但是學校發現你沒有滿足他們專業的錄取要求這所學校就會把你的檔案回去給省招辦。
為什么出現退檔
1、 院校的投檔人數比實際錄取人數多20%(原則上不會超過105%),那多出來的15%考生就成了“邊緣生”,分數越是接近投檔線,那被退檔的風險就會越大。
2、 有的考生雖然總分超過了投檔線,但是由于選科問題、單科成績要求或者其他身體條件的要求,導致無法被錄取,只能被退檔。
如何避免退檔
1、 不要以“最低投檔分數線”來判斷自己是否達線,是需要預留一定的分數空間的。
2、 仔細閱讀招生簡章,這件事情雖然多次強調,但是總有考生及家長忽略。尤其是針對河北省的考生來說,更是要多加注意,畢竟每個專業對選科都是有要求的。另外招生簡章里對單科成績要求、對性別的要求、對身體條件的要求都是需要重視起來的。
志愿報考指南
(1)普通高校本科提前批、國家貧困定向(國家專項)本科批、市屬本科一批農村學生專項(地方專項)批、專科提前批,均設2個順序志愿;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職專科批均設6個平行志愿。
(2)預科設本科一批預科、本科二批預科兩個批次,各批次設2個院校順序志愿。
(3)特殊類招生單獨設置志愿。自主招生、高水平藝術團均設本科提前批和本科一批2個批次;高水平運動隊設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3個批次;各批次均設1個院校志愿。
準備工作:高考志愿填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正式填報志愿之前,考生及家長一定明確相關問題并做好準備工作,才能讓自己在這場幾百萬人的博弈中取得勝利。
(一)正確估分
在所有科目考試結束后,大家可以去看參考答案。在最短的時間內預估出自己的成績。盡管你看到的答案因為版本不同,可能有差異,但差異不會太大,幾乎可以預算出自己的成績。這個時候,做一定預估,你心理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情況了。
(二)提前參考往年錄取分數線
預估分數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積搜索數據。不要只看最近一兩年的數據,你可以參考最近五年的數據,做分析,預測今年分數的大致走向。這個事情說起來似乎很輕松,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學校和專業的錄取情況,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當你從考場走出來的時候,這個工作就應該開始了。
(三)明確各項重要的時間節點
考試結束,接下來還有閱卷、公布成績、公布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關注,這些都關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家長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明確各重要事項的時間節點和查詢渠道,做到心中有數,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四)有意向的學校,可以先去參觀
參考一些數據后,確定幾所學校感興趣學校,但無法取舍,實在不知道該報哪一所,這時你可以選擇先去學校參觀。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大學都還沒有放暑假,你可以提前去感受一下,是不是符合你的心理預期。
高考填報志愿這件事,是對成績的最后一次峰回路轉。你周圍可能有很多學姐學長,他們經歷過志愿填報,但是每個人告訴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不同的學科,你獲得的反饋不同。為此,我們可以聽學姐學長的建議,更多地還應該是理性分析,用數據來支持你的分析和判斷。當然,在分析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自己的興趣、家人的想法等。
(五)找對工具用對方法
志愿填報本身是一項系統性的大工程,信息量大而復雜,準備時間短,更加需要考生和家長用對方法,找對工具,解決志愿填報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做出準確的志愿選擇。
一是搜集目標院校資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關規定,熟讀目標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載體,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需要重點了解其辦學性質(公辦還是民辦)、辦學地點、錄取模式(專業級差、分數清、專業清)、身體限制等內容。
二是查詢目標有關院校、專業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院校歷年錄取分數(或線上分數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錄取的難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標院校歷年錄取情況對考生填報志愿有極大的指導作用。考生們可以通過查詢院校官網、當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查詢了解相關信息。
(六)熟悉文件了解專業
當地招生規定、院校情況及錄取規則等,是考生填報志愿的主要參考依據。因此,作為考生,熟悉了解這些規定以及省高招辦組織編發的一些相關資料,是高考生們在填報志愿前的必備準備工作。
熟悉完規定后,就要對自己所傾向選擇的專業、院校,做個詳細的了解。一是了解院校各學科的具體情況,是否為本校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二是清楚去年在本省的招生院校各專業的計劃數,近幾年各專業在本省招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三是了解目前各專業的就業情況,同時對未來各專業就業形勢有所了解;四是相關專業對身體健康狀況的特殊要求,考生要合理規避限報專業,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五是明確自己的強項科目和稍弱的科目,考慮相關科目成績;六是專業收費情況。
(七)綜合考慮慎重填報
在做好上述準備后,就該填報志愿了。在填報過程中,要結合之前的準備工作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首先要選好第一志愿院校,不管哪個批次的第一志愿院校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是注意其他志愿院校,在第一志愿院校沒有錄取時,其他志愿院校就非常重要了;再次是積極慎重填好服從調劑欄,增加被錄取的機會;最后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即家庭狀況、自身情況、經濟條件、不同地區院校錄取分數的高低,對區域進行選擇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關訊息,更多教育信息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