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論文的方法和手段,寫一篇論文容易,但是寫一篇好論文就需要作者仔仔細細地推敲了,如何寫好一篇論文呢?是否有通用的撰寫論文的方法和手段呢?小編收錄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具體詳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撰寫論文的方法和手段
對于科研人員而言,論文的寫作和閱讀是一項核心技能。實際上,能夠發(fā)表論文已經(jīng)成為科研人員能力的標準,并預測著他們未來的成功之路。
今日閱讀了Brett Mensh等在2017年9月撰寫的“Ten simple rules for structuring papers”文章譯文,文章給出了10條寫作論文的奧義,非常有學習和參考意義,與大家分享。
1、明確中心思想,將之表現(xiàn)在標題中,并在寫作的過程中時刻記住這個中心思想。
2、清楚解釋別人閱讀你的論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清楚地定義術語,盡可能避免出現(xiàn)縮寫和簡稱,簡化需要別人理解和記憶的細枝末節(jié)。
3、盡量遵循“背景技術-研究內容-研究結論”的文章結構。記住讀者只對最終結論和支撐結論的邏輯感興趣。
4、盡量采用同樣結構的句式表達同類表述和結論。
5、將你的摘要盡可能描述出你的整體研究方案和結果。
6、在引言中突出你的研究的重要性,這樣會讓讀者對你的論文有所期待。
7、用清楚的陳述來闡述你的研究結果,并用邏輯上相關的圖表加以佐證。
8、結果討論部分,呼應引言中提出的研究缺口,描述本研究做出的貢獻。并指出缺陷。
9、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合理分配時間,可以為文章的每一個部分寫一個非正式的句子,這樣有利于圍繞結論開始寫作,這些句子有可能成為結論的標題,同時,這些句子也組成了文章的整體架構。
10、當修改文章時實在不知道如何改時,可以將完整的段落打散重寫,這樣比增量修改有效的多。
總體來講,如果你幾分鐘之內無法向你的同事或者同行講清楚你的研究概要,則你的讀者讀你的文章也不會在幾分鐘之內弄清楚你在寫什么。所以,嘗試向別人表達你的研究思路。
審稿人提出的主要意見往往暗示審稿人無法掌握文章的脈絡,而過于細致的意見則是表明文章的某一段落邏輯不夠清晰。
他人的意見,是提高論文質量的基石。
一篇論文的組成可參考下圖:
以上是有關撰寫論文的方法和手段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注可圈可點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