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重慶的綜合性大學排名?重慶綜合類大學一共23所,其中重慶最好的綜合類大學排名依次是:重慶大學(排名第1)、西南大學(排名第2)、西南大學(榮昌校區)(排名第3)、重慶師范大學(排名第4)、重慶工商大學(排名第5)。
2022重慶的綜合性大學排名
以下為依據這些院校在本省的最低錄取分作為排名的依據,僅供參考!
2022重慶綜合類一本二本院校排名榜及最低錄取分數線(一覽表)
排名 | 學校名稱 | 類型 | 2021最低分 | 級別 | 性質 | 辦學層次 |
---|---|---|---|---|---|---|
1 | 重慶大學 | 綜合 | 619 | 本科 | 公辦 | 985,211,雙一流A,國重點,一流學科建設 |
2 | 西南大學 | 綜合 | 589 | 本科 | 公辦 | 211,一流學科建設,國重點 |
3 |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 | 綜合 | 569 | 本科 | 公辦 | 211,一流學科建設,國重點 |
4 | 重慶師范大學 | 綜合 | 546 | 本科 | 公辦 | 省重點 |
5 | 重慶工商大學 | 綜合 | 528 | 本科 | 公辦 | 省重點 |
6 | 重慶文理學院 | 綜合 | 518 | 本科 | 公辦 | |
7 | 重慶三峽學院 | 綜合 | 514 | 本科 | 公辦 | |
8 |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 綜合 | 476 | 本科 | 民辦 | |
9 | 重慶城市科技學院 | 綜合 | 459 | 本科 | 民辦 | |
10 | 重慶移通學院 | 綜合 | 456 | 本科 | 民辦 | |
數據來源于志愿填報: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022重慶綜合類大專院校排名榜及最低錄取分數線(一覽表)
排名 | 學校名稱 | 類型 | 2021最低分 | 級別 | 性質 | 辦學層次 |
---|---|---|---|---|---|---|
1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綜合 | 404 | 專科 | 公辦 | 省屬 |
2 |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 綜合 | 404 | 專科 | 公辦 | 省屬 |
3 |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 | 綜合 | 382 | 專科 | 公辦 | 省屬 |
4 |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 | 綜合 | 368 | 專科 | 公辦 | 省屬 |
5 |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 | 綜合 | 348 | 專科 | 公辦 | |
6 | 重慶工信職業學院 | 綜合 | 315 | 專科 | 公辦 | |
7 | 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 | 綜合 | 180 | 專科 | 民辦 | |
8 | 重慶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 綜合 | 180 | 專科 | 民辦 | |
9 | 重慶建筑科技職業學院 | 綜合 | 180 | 專科 | 民辦 | |
10 | 重慶電信職業學院 | 綜合 | 180 | 專科 | 民辦 | |
11 | 重慶科技職業學院 | 綜合 | 180 | 專科 | 民辦 | |
12 | 重慶經貿職業學院 | 綜合 | 180 | 專科 | 民辦 | |
13 | 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 | 綜合 | 180 | 專科 | 民辦 | |
數據來源于志愿填報: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重慶綜合類大學簡介:
1.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創辦于1929年,20世紀40年代成為擁有文、理、工、商、法、醫6個學院的綜合性國立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原重慶大學、重慶建筑大學、重慶建筑高等專科學校三校合并組建成新的重慶大學。截至2019年3月,重慶大學設36個學院,本科專業96個,覆蓋理、工、經、管、法、文、史、哲、教育、藝術10個學科門類。在校學生47000余人,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19000余人,本科生25000余人,外國留學生1800余人。
2.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業農村部、重慶市共建的重點綜合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現任黨委書記李旭鋒教授、校長張衛國教授。學校主體位于重慶市北碚區,坐落于縉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000余畝,校舍面積165萬平方米,綠地率達40%,泱泱校園,宏麗莊重,氣象萬千,是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園。
3.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師范大學創辦于1954年,是重慶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西部教師教育事業的重要基地之一,辦學歷史源于1906年官立川東師范學堂。學校1986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3年更名為重慶師范大學,2017年獲批碩士研究生推免單位,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作為新中國最早創辦的高等師范院校之一,學校始終秉承立教無類,以文化人的辦學理念,恪守厚德、篤學、礪志、創新的校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