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如何準備,目前已經又不少省市發布了本省高考強基計劃的招生簡章,強基計劃在我國已經實行了好幾次,每次簡章的發布也會有或大或小的變化,那么今年各省高考強基計劃該如何有針對性的備考呢?具體詳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強基計劃如何準備
在高考前后,被“磨練”的并不只是考生,家長和老師,亦是其中一分子。
對于2020年才新興出臺的強基計劃,家長的坦然或糾結,以及老師們給予的建議,也必然影響著一些學子們的選擇。被各大名校招錄的首批強基計劃“過來人”的經驗和觀點,其實都是可以供考生和家長們,一同參考。
對于家長而言,只有了解孩子
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選擇建議
畢業于杭州學軍中學的方文同學目前就讀北京大學中文系,是北大強基計劃在浙江招的第一批學生。方文媽媽告訴記者,由于孩子初中開始就立志要讀中文系,因此強基計劃對孩子來說“特別合適”,“從前浙江的考生要進清北,基本要通過三位一體的招生,去年開始改成了強基計劃,我們很自然就選擇了這條道路。因為想要憑借高考裸分進清北難度非常大,況且,北大中文系在浙江招生名額也未知。”
方文的媽媽覺得,像方文這樣有明確目標,主動愿意走學術道路的孩子,強基計劃確實給了他們一條康莊大道,“孩子進了大學以后學習主動性很強,還有時間去發展其他的興趣愛好。無論將來她是否走學術研究的道路,我們作為家長都會尊重她的選擇。”
不過,對北京本土的學生家長而言,選擇就沒有如此輕松了。
張女士是個北漂的杭州人,她本人是北大博士,如今孩子也在北京海淀區的重點中學就讀。清華北大的強基計劃在剛剛出爐的時候,消息靈通的雞娃群里的家長們就關注過了,但在了解一圈信息之后,張女士坦言,“好像大家都有點糾結。”
家長們最大的顧慮是“不能轉系”。
“基礎學科畢業的清北學生,我的很多同學就都轉行了。”張女士坦言,改成了法律、金融,畢竟這些行業年薪高得多。
“去年有學生報名強基計劃,上線了以后又放棄了面試。”張女士說,因為高考分夠了,就不去強基專業了。而那些真正有超強天賦的孩子,往往在年紀更小的時候已經被招走,“例如清華丘成桐數學班,如果孩子夠強,初三就可以進去,直接能上清華本科,3+2+3之后就拿到了博士學位。所以,報考丘成桐班的人特別多。”
“過來人”給今年高考生的建議:
不要把書讀得很功利化
對“名校”和“專業意向”做一定權衡
不過糾結歸糾結,對于今年的考生而言,強基計劃依舊是很多人必須面對的選項,這或將決定未來數年里,他們的發展方向。
對于文科來說,首批強基計劃“過來人”的方文覺得,筆試側重考察學生的素養與積累,語文考題中的一些知識其實是現在在大學中文系專業課程中才會學習的,比如辨別《說文解字》中的“六書”等。面試的時候,教授會問考生,如果入選了強基,今后對自己道路的規劃,還會結合我們遞交上去的材料,詢問一些高中時期的經歷。
“所以對于文科考生來說,我不建議大家在高三沖刺高考的階段去準備強基。高校出題是想看看學生的積累與視野,并不是想考察學生臨時抱佛腳的能力。”方文的建議是,在高考結束后,大家可以結合報考的專業和自己的興趣去進行一些閱讀,盡早削弱應試思維對自己的影響,不要把書讀得很功利化,因為誰也猜不到高校教授會出怎樣的題目。
“有一些題目很有意思,其他題目則和競賽題風格很像。”經歷過去年的筆試面試,同樣作為首批強基計劃“過來人”、如今在北大就讀的封項晨,對今年準備報考強基的學弟學妹們的建議是,現在這個時間點還是努力學習準備高考,畢竟高考分占85%,高考一結束就要立刻投入到強基考試的準備,盡量多學數競、物競內容,對于參加過數競或物競的同學來說這會輕松很多,“考試時間比較緊,全部是選擇題,切忌死磕某一題,可以根據題干和選項‘猜蒙湊’。”
“對于高三學生來說,現階段安心復習高考,高考分越來越重要,對于強基只需要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學校、專業就好,思考一下志愿順序,可以盡量多報志愿。”封項晨說,2021年強基計劃應當也是不允許本科轉專業,但是允許保研時選擇其他方向,同學們可以對“名校”和“專業意向”做一定權衡。
“高考結束后有很多同學就放開玩了,但是對于考強基的同學來說這一個月正是沖刺階段,這段時間同學們要放平心態、正視高考分數、靜心學習,”因為,封項晨說,剩下的15%強基成績可能讓你翻盤也可能讓別人翻盤,“家長應適當督促,不要因為高考分數給孩子不必要的壓力。”
對基礎研究真正有熱情的學生
更適合成為強基計劃的一員
在杭州某重點中學資深物理老師陳老師看來,強基計劃適合那些“對基礎研究真正有熱情的學生”。
”現在的孩子和幾十年前已經不一樣了,部分學生報考一所高校,選擇一個專業,可能已經不再單純為了將來的生存和賺錢,而更多考慮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學生的高考選擇現在是多元化的。”
是不是競賽好的學生才適合報強基計劃呢?陳老師認為并不是。“因為參加競賽的學生,目標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只是為了競賽成績,為了能憑借成績進入理想的學校,而有的孩子則是真正喜歡這個學科。”
那些為了競賽而競賽的學生,往往在拿到成績之后就對此厭倦了。
“這樣的學生就不適合強基計劃。因為這個計劃要求你愿意投入到基礎研究上來。”陳老師說,“所以,興趣還是第一位的。”
以上是有關強基計劃如何準備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