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在同一批次的院校中,在錄取時形成的分數之間的差異,這種分數高低的差異就稱“院校梯度”。如,同是211或985工程的院校,而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每年在各地的錄取分都要比其他院校高,它們和其他院校之間的分數差異可以說就是一種院校梯度的體現。
怎樣把握院校梯度
專業梯度重在適合,所謂”人各有志”,專業梯度同樣重在適合。設計專業梯度,并不僅僅是職業生涯規劃理論中所講的興趣、能力、性格相匹配的適合,還要結合錄取分數、報考冷熱程度等綜合而得的適合。涉及三種因素,有必要綜合參考:
第一因素,要考慮到考生的個人意愿、職業生涯規劃,與未來的理想工作方向,以及能力性格等因素匹配;第二因素,要考慮到些熱門及冷門專業,特別是在分數不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盡量做到冷熱兼顧;第三,要綜合考慮所選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該院校的該專業綜合測評情況、總體就業、升學情況等。
運用梯度填報志愿
低分高攀
一是填報提前批次院校。由于提前批次不單獨劃線,其錄取分數完全取決于當年實際報考人數和成績,往往可能使考生在考分不高的情況下被錄取。
二是單設本科批次。國家實行貧困專項定向招生計劃,這給全國832個國貧和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農村考生提供了上“985”、“211”工程大學的機會,單就國家專項一項計劃實施3年來,全國約有9萬名農村考生圓了以較低分上名牌大學的夢想。
由于提前批和單設本科批次實行順序(梯度)志愿,因此,只要懂技巧,有經驗,就能使過重點線的考生上一個更高檔次的大學。
三是利用一些院校“降批錄取”的機會。由于各種原因,部分第一批招生院校每年都會留出少數招生計劃錄取第二批本科分數線上的考生。
如有些比較冷門或工作條件比較艱苦的專業,為了完成招生計劃,就采取降批錄取的辦法。又如一些在一批招生的院校,因與校本部不在同一城市,甚至跨省,在錄取時有時會降一個批次。
交叉突破
就是考生報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專業,理科考生報考文史類院校的理科專業。這些年隨著高校學科建設步伐的加快,原來純文史類或理工類院校都在朝著綜合類院校的方向發展。
正是由于新開設的非傳統類型的專業還不廣為人知或雖知但還沒有認同,因此,報考的人數相對較少,使考生可以較低的分數被錄取。
【院校錄取梯度是什么意思 運用梯度填報志愿】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