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改革2021最新消息,作為教師評職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每位老師都很關心教師職稱改革的方案,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教師職稱改革2021最新消息的相關內容。
教師職稱改革2021最新消息
當前我國正在給教師減負,要求減輕教師的非教學壓力和負擔,然而,如果不取消職稱評審制度,教師的非教學壓力是難以減輕的。
因為整體的評價機制未變。而評職稱的過程,對當前的教師來說,可謂是折磨,教師的職業榮譽與尊嚴,有不少是在這一過程中被磨掉的。
教師本人對評職稱不滿,認為職稱制度不合理,可是,為了評上職稱,不得不迎合,而圍繞職稱評審的“跑要”、論文代寫、成果掛名等問題,也進一步敗壞教育形象,并沒有起到激勵教師,提高教師地位的作用。
如我國為發展鄉村教育,要求評高級職稱,必須有鄉村從教或支教的經歷,這貌似向鄉村教師傾斜,然而,這卻變為評職稱的“跳板”,獲得可評高級職稱的經歷后,就離開鄉村學校。
這是典型的職稱和職務兩張皮問題。
在諸多發達國家,中小學教師并不評職稱,也沒有所謂職稱評審制度,對中小學教師的管理,實行的是終身教職制度+年薪制+教師同行評價。
教師根據職務享有規定的年薪,年薪由職務與從教年限決定,這鼓勵教師長期(終身)從教,安心從教,與之對應,對教師的教育能力與教育貢獻,實行專業同行評價,以此促進教師職業化和專業化發展。
我國實行的中小學職稱評審制度+績效工資制度+教師注冊制度,這些制度的出發點,是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激勵教師做出更大的貢獻,把不合格的教師清除出教師隊伍。
但是,從具體實踐看,卻讓學校辦學更為急功近利,教師的職業倦怠感增強,而教師的專業能力并沒有得到真正提高。
其中,績效工資制度飽受爭議,不少教師質疑把本屬于自己的工資部分拿出來搞績效是何道理?教育的績效究竟是什么?是學生分數,還是各類考核、評價的結果?
以學生分數為績效,這助長唯分數論;以完成各類考核、評價為績效,這讓不合理的考核評價合理化,形式主義嚴重。
而教師五年一注冊制度,也讓人擔心,有的對教育不滿,提出批評意見的教師,會被領導評價不合格而不被注冊。
要讓教師站起來教書育人,要從教育規律和教師職業屬性出發,從根本上說,要解決兩大問題。
一是教師的待遇問題,只有切實保障教師待遇,才能提高教師地位,當前,我國已有條件對教師實行年薪制。
二是教師權利問題,只有落實教師教育權,才能讓教師有教育尊嚴,有職業榮譽感。
這對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是,必須履行教育投入責任,依法保障教師待遇,并深入推進教育放管服改革,要放權給學校,落實和擴大學校自主權,推進學校實行教育家辦學,讓學校回歸教育。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教師職稱改革2021最新消息的相關內容,希望這些信息能夠為大家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