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時政熱點,省考就要到了,考試前你一定需要一些時政匯總,小編精心整理了近段時間的時政熱點,大家平常多看看,找點時間背一背,沒準看到的就會考到呢 ,記起來吧!
省考時政熱點
科技成就
01 海斗一號
“海斗一號”是我國第一臺作業型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2020年4月23日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奔赴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02奮斗者號
奮斗者號是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于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2020年11月10日,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03 “海燕—X”水下滑翔機
2020年7月16日,由位于山東青島藍谷的“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組織實施的“海燕—X”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團隊順利返航。此次最大滑翔下潛觀測深度達10619米,再次打破水下滑翔機的潛深世界紀錄。
04 天問
2020年4月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后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繞落巡。
4月24日:中國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1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天問:來自于屈原的長詩。
中國行星探測工程(整體概念)的圖形標識:“攬星九天”。
05鯤龍-600(AG600)
鯤龍-600(AG600)是中國自行設計研制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2017年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實現陸上首飛。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現水上首飛起降。2020年7月26日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06“北斗”系統
2020年6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地位:四大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之一
組成: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其中,空間段有三種衛星,即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中圓地球軌道衛星。
發展:2000年年底(中國)→2012年年底(亞太地區)→ 2020年全面建成(全球)
四大功能:定位、導航、授時、短報文通信
07 嫦娥五號
2020年11月24日,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8.2噸,全球最大噸位無人深空探測飛船),并將其送入預定軌道。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采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組成: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
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首次”: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取樣。
首次實現地外天體(從月面)起飛。
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也是世界首次)。
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將首次實施完整的月球樣品存儲、分析和研究全過程。
五星紅旗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
意義:其成功實施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其他知識小貼士:
“嫦娥工程”: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并將其命名為“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其中“無人月球探測”又為“繞”、“落”、“回”3個階段。
【嫦娥一號】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完成繞月飛行并進行了對月球的探測。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嫦娥二號】是中國第二顆探月衛星,是嫦娥一號衛星的備份星。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進一步探測月球。
【嫦娥三號】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無人登月探測器。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當月14日成功軟著陸于月球雨海西北部。
【嫦娥四號】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探測的航天器。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著陸區。
08 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2020年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為紀念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第一個為IBM的Q System One)實現“量子優越性”(國外稱“量子霸權”)的國家。
2020年11月超算排名前五:日本“富岳”、美國“頂點”、美國“山脊”、中國“神威·太湖之光”、美國“Sierra”(第六:中國“天河二號”)
09 高分十四號衛星
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工程
2020年12月6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高分衛星專項系統建設完美收官。
10長征八號
長征八號(代號:CZ-8)是中國新一代中型中低軌道兩級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2020年12月22日,長征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取得圓滿成功。它是一型針對新型太陽同步軌道設計的運載火箭,主要面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商業衛星發射任務。
對比長征五號:2016年11月3日,長征五號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由此成為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11華龍一號
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在三代核電技術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
法律常識
01政務處分的種類
《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政務處分的種類為:(一)警告;(二)記過;(三)記大過;(四)降級;(五)撤職;(六)開除。政務處分的期間為:(一)警告,六個月;(二)記過,十二個月;(三)記大過,十八個月;(四)降級、撤職,二十四個月。
02 刑事責任年齡
《刑法修正案(十一)》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03 行政處罰的種類
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
(一)警告、通報批評;
(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04 其他
(一)北京冬奧會
辦賽理念: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
辦賽要求:簡約、安全、精彩
?舉辦城市:北京(冰上項目)、張家口(雪上項目)
舉辦賽區: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河北省張家口市、北京延慶區
北京競賽場館:水立方、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館、首都體育館、國家速滑館(新建,被稱為“冰絲帶”)
會徽:冬奧會會徽“冬夢”、冬殘奧會會徽“飛躍”
吉祥物:冬奧會吉祥物名為“冰墩墩”(大熊貓)、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大紅燈籠)
火炬:“飛揚”
場地交通:京張高鐵,是中國第一條采用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的智能化高速鐵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最高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的高寒、大風沙高速鐵路 。
(二)“太極拳”與“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0年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三)獎項
1.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黃旭華(核潛艇專家)、曾慶存(大氣專家)
2.共和國勛章: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鐘南山(2020年)
3.人民英雄: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
4.時代楷模:孫景坤、徐振明(2020年10月14日,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士);黃詩燕、毛相林;張桂梅(2020年12月10日,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書記、校長);拉齊尼·巴依卡(2021年3月3日,塔吉克族護邊員)
(四)紀念日
1.中國人民警察節:1月10日(2021年起)
“中國人民警察節”是在國家層面專門為人民警察隊伍設立的節日。
2.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3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
3.抗美援朝紀念日:10月25日(1951年設定)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愿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中涌現了無數英雄人物:羅盛教、黃繼光(上甘嶺戰役)、楊根思、邱少云……長眠在了朝鮮的土地上。
1951年7月,朝鮮戰爭進入“邊打邊談”階段。經過兩年的相持,交戰雙方于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1958年,志愿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政治經濟
01 自由貿易試驗區(截止2020年21個)
2013年:上海
2015年:廣東、天津、福建
2017年: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
2018年:海南
2019年: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
2020年:北京、湖南、安徽(擴展浙江)
02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訂
03 十九屆五中全會
2020年10月29日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1.“十三五”成就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
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
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一萬三千億斤以上;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城鎮新增就業超過六千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國防和軍隊建設水平大幅提升,軍隊組織形態實現重大變革;
?國家安全全面加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展望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
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
平安中國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3.“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
4.“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5.其他內容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拓展投資空間(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包括: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
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總體國家安全觀:具體包括“11種安全”: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其中政治安全是根本,人民安全是宗旨,經濟安全是基礎,軍事、文化、社會安全是保障,國際安全是依托。
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04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1.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
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
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
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
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規律性認識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
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3.分析當前經濟形式
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
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蘇不穩定不平衡;
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
4.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
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等。
具體預期目標(《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進出口量穩質升,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5.2021年宏觀政策取向
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6.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
一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二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
三是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四是全面推進改革開放。
五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六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七是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
八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7.相關時政熱詞
2020年的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四個全面的改變
六穩:穩就業(首位: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新基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分類: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
05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1.脫貧攻堅的總體目標
2015年《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
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2.脫貧攻堅的成果
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作出了關鍵性貢獻。
脫貧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大踏步趕上來,整體面貌發生歷史性巨變。
脫貧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強的信心勇氣。
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3.擺脫貧困的前提條件
根本政治條件:建立新中國。
堅實基礎: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
重要保障
4.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原因:5個靠,7個堅持
5個靠
7個堅持: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形成脫貧攻堅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
堅持精準扶貧方略,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精準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開發式扶貧方針是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的鮮明特征。
堅持調動廣大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堅持弘揚和衷共濟、團結互助美德,營造全社會扶危濟困的濃厚氛圍。
堅持求真務實、較真碰硬,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
5. 脫貧攻堅精神
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
6.后續:鄉村振興
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鄉村振興局
上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省考時政熱點的資料,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