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00所高校考研難度排行榜,歷年來,考研領域的學長學姐們都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選擇大于努力。可見,選擇正確和性價比高的考研目標院校是非常重要的。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考研就會事半功倍。怎樣選擇合適的院校,如何評估考研院校的難度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全國100所高校考研難度排行榜
一、全國100所高校考研難度排行榜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本期小編 就來和大家聊聊全國100所高校考研難度排行榜。前期學校選的好,也是考研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
第一梯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不用說,最難考的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一方面是它們都是我國TOP級高校,另一方面它們的推免比例基本上超過50%。統考生想要從外面考入,難度系數很高。
第二梯隊: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南京大學,清一色的是C9聯盟高校。
厲害的學校跟厲害的學校玩,厲害的學校之間的推免生也經常互推。
第三隊列: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這個隊列的14所高校實力都相差不大,屬于同一層級的高校。
第四隊列:四川大學、中南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相對于北上廣地區的名校,這8所高校的錄取難度少了很多。
第五隊列: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湖南大學、東北大學、蘭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這9所高校的整體實力要低于前面的高校,但是各個高校有各自很鮮明的特色,有不錯的學科和專業。所以,部分高校的部分專業競爭也異常激烈。
獨秀型: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難度堪比985。
其他特色型:語言類高校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也是地理位置+專業實力的雙重優勢導致考的人多,難度大。換個思路,從這兩所畢業在北上這些城市就業,各個單位都搶著要吧。
總體上講,985高校的考研難度一直是很大的,考上確實不容易。除去985高校,我們可以看出,財經類高校和外語類高校的考研難度較大。
根據以上100所院校考研難度排行,不全是985/211的院校才榜上有名。
反倒是很多有突出專業的財經類、醫科類高校也十分受歡迎。
如,雙非院校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學一哥,金融、財政也超牛,在行業內名氣大。報考人數多,考研難度自然不小。
雙非重慶醫科大學,開始以為普普通通,一搜才知道重醫的四大國家重點學科:內科學(傳染病)、兒科學、神經病學、臨床檢驗診斷學;特別是兒科學和臨床檢驗診斷學居于國內領先水平。
看來,財經類高校和醫科大學都很受歡迎,也是考研難度較大的高校。另外,醫科院校考研難度大,這還與錄取人數有關,醫科院校大多采取本碩連讀的招生辦法,留給考研的指標就少了很多。
二、怎么看高校考研難度
怎么判斷高校的考研難度?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1、人數
計劃招生人數、報錄比(錄取人數/報考人數)、推免人數
通常認為招生人數和錄取幾率成正比。招生人數一般在官網公布的專業目錄里。大家不能僅看今年的數據,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數據。
從報考人數中可以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雖然這一數據只能看到前幾年的,但是足夠我們大致判斷出當年的報考情況。
從錄取人數中能得知這個專業去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去年專業目錄公布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要注意咯,部分高校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多于招生人數。所以要分析下目標院校有沒有擴招的傳統。
報錄比直接反映出某專業的熱門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1,甚至20:1,簡直是神仙打架,這樣高的報錄比的學校大家要慎重考慮,謹防扎堆報考。
推免人數和考研沒有多大關系?錯!很多名校熱門專業每年的推免名額很多,有的甚至占了當年招生人數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很少,考研競爭更加劇烈。
2、復試分數線
要注意的是,復試線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
學校給出的復試線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線。有的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各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所以,查找復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別。
如果目標學校只有一個學院開設目標專業,則不存在校線和院線的區別。同學校專業課試題難度差異太大。
3、復試比例
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復試人數的比例。教育部規定最低的復試比例為1:1.2,這就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有兩個同學注定要當炮灰。
有的學校復試比會高達1:1.5,甚至1:2,像今年天津大學會計碩士,統招28人,然而進復試有319人,差額復試比為11.4:1;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碩士招27人,進復試248人,差額復試比9.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英語筆譯(全日制)錄取13人,共有115人進入復試,復試差額比近9:1。
復試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說明:
1)復試線的參考價值降低;2)復試競爭激烈、風險更大。
4、考研最終成績計算方式
錄取原則
按考生總成績(初試+復試)排序,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復試比重
有的學校初試分會占到總成績的70%,但是現在,各大高校已經越來越重視復試了,甚至有高校將復試占總成績的比例提高到了60%。學校不同,復試權重不一樣。
總成績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試分和復試分占總成績的權重。
在對比不同學校考研難度的時候,還要橫向考慮專業課試題難易度的差異,還有些學校不公開真題試卷,所以還要多方權衡。
堅持努力,所有事都會變成好事!
以上是有關全國100所高校考研難度排行榜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