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科生培養(yǎng)的12條標準,相信大家都很想了解國外大學生的培養(yǎng)標準是怎樣的,小編收錄一些關于美國培養(yǎng)大學生的標準,供大家參考。
美國本科生培養(yǎng)的12條標準
1.具有清楚地思維、談吐、寫作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hink, speak, and write clearly);
2.具有以批評的方式系統(tǒng)地推理的能力(The ability to reason cri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The ability to conceptualize and solve problems);
4.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5.具有敢于創(chuàng)新及獨立工作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initiative and work independently);
6.具有與他人合作的能力(The ability to work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and learn collaboratively);
7.具有判斷什么意謂著徹底理解某種東西的能力(The ability to judge what is means to understand something thoroughly);
8.具有辨識重要的東西與瑣碎的東西、持久的東西與短暫的東西的能力(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the important from the trivial,the enduring from the ephemeral);
9.熟悉不同的思維方式(定量、歷史、科學、道德、美學)(Familiarity with different modes for thought);
10.具有某一領域知識的深度(Depth of knowledge in a particular field);
11.具有觀察不同學科、文化、理念相關之處的能力(The ability to see connection among disciplines, ideas and cultures);
12.具有一生求學不止的能力(The ability to pursue lifelong learning)。
相比之下國內大學透著敷衍和浮躁,有些學校的教育只是流于形式。
真正的高度等教育,所帶給人們的,應該是除去那些教科書和試卷之外的東西。我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經歷讓我真切地體會到,我們現(xiàn)在的高等教育制度,哪怕是最為知名的高校,在教育學生方面也難以稱得上合格
職業(yè)培養(yǎng)和技術培養(yǎng),畢業(yè)生能有一份比高中畢業(yè)更加可觀的工作。這是最直觀的一個目的,也是大部分人最關注的一個問題。可實際上,幾十年以后再看你的職業(yè),往往和你本科的專業(yè)沒有任何關系。我個人認為大學的目的在于以下幾點。
1. 培養(yǎng)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和演講的能力、文理常識、高級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有這樣幾種能力以后,就算你面臨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和職業(yè),你也有可能夠適應和學習。
2.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在面對各種輿論觀點信息中,學生需要有根據(jù)信息,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這一點,我個人認為,中國教育里是缺失的。
3. 公民精神。作為一個社會的一份子,需要有服務社會參與社會的責任感。放在歐美國家,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參與選舉投票、志愿者服務、參軍、等等。這一點我也認為,中國教育里是缺失的。
4. 健康的生活。作為大學生,你了解的知識面會更廣,能夠自我判斷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學歷越高,吸煙率會越低,健身的頻率會更高。
5. 從整個國家和社會來說,受教育可以提高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生產力水平、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國際影響力。
6. 接受教育,尤其是女性接受教育,是提高整體公民素質最重要的一個方法。現(xiàn)在歐美國家的研究已普遍證實,母親的學歷是預測孩子未來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最重要的一個指標,而不是父親的學歷。因為在目前母親承擔大部分養(yǎng)育工作的大環(huán)境下,受教育水平高的女性,首先能夠判斷和選擇相對健康的方式養(yǎng)育孩子;其次,也能夠做到有計劃的生育,分散到每個孩子的精力也就更多,孩子獲得的資源和關注也就更多,也就越有可能成功。
以上是有關美國本科生培養(yǎng)的12條標準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