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傳考研擇校擇校, 新傳考研擇校性價比,關于考研,選擇比學校更重要,前期我們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報考院校的挑選,下面小編向大家分享一篇華南師范的上岸經驗貼,大家多多了解和參考~
2021新傳考研擇校擇校
一、學校具體概況
華南師范坐落于“羊城“”——廣州,廣州是南方報業和新媒體的重要陣地,比如有做影視的金逸電影、傳統老牌紙媒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等等。雖然不太能比肩北京或者上海的資源,但是不管怎么說,廣州終歸還是屬于一個一線城市,試問哪個大灣區人民小時候沒做過長大后腳踩高跟鞋、手挽精致手提袋、在漂漂亮亮的寫字樓里闖蕩的都市麗人夢呢?更何況廣州好吃的還那么多。
華南師范大學(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南師大”,是一所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立的高校,是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截止2020年5月,學校有廣州「石牌、南海、廣州大學城和汕尾」四個校區,而新聞與傳媒這一專業則駐扎在處于廣州市的繁華地帶的石牌校區。
但興許是新傳這個專業在華南師范這所師范類專業占大頭的院校里并不是重點建設學科,它不在新傳學科排名之內,劃到了第九檔C-也未見它的蹤影。
華南師范大學(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南師大”,是一所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立的高校,是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截止2020年5月,學校有廣州「石牌、南海、廣州大學城和汕尾」四個校區,而新聞與傳媒這一專業則駐扎在處于廣州市的繁華地帶的石牌校區。
但興許是新傳這個專業在華南師范這所師范類專業占大頭的院校里并不是重點建設學科,它不在新傳學科排名之內,劃到了第九檔C-也未見它的蹤影。
二、匹配值
2021年了,顧里和顧源吵架的那句名言依舊如雷貫耳:“沒有物質的愛情,就像一盤散沙!都不用風吹,走兩步就都散了。”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戀愛之前也要認真衡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承擔得起戀愛的花銷是不是?
華南師大的MJC費用如下:全日制新聞與傳播碩士收費為21000元/生/年,學制為兩年。
[獎助體系]如下:
1.國家獎學金:20000元;
2. 學業獎學金:以學校最新管理方法為準。
3. 國家助學金:每年6000元。(獲獎比例100%,非全或者有固定收入者除外)
4. 社會資助獎助學金;
5. 研究生“三助”崗位津貼
6. 國家助學貸款
7.研究生特殊困難補助
綜上,它的收費和廣東其余院校的新傳專碩收費基本持平,而且獎助體系還蠻成熟的,一般計劃讀研的學子還是可以負擔得起的。
三、報名情況
- 華南師范大學近三年報錄比 -
華南師范大學專業碩士(MJC)報錄比 |
|||
報名人數 |
最低錄取分數 |
錄取人數(不含推免人數) |
|
2020 |
175 |
357 |
27 |
2019 |
139 |
372 |
19 |
2018 |
97 |
345 |
48(32人調劑) |
2017 |
/ |
345 |
43 |
2016 |
/ |
353 |
32(16人調劑) |
華師的的數據莫名有閱后即焚內味兒,找了一輪又一輪,還是缺了2016-2017的報名人數。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華師在2018年進行了一波擴招,不過從2019年開始就慢慢趨于平穩了。且華師的新傳專碩的報考人數比起其他廣東院校來說,競爭真的不算特別激烈了,努努力+夠運氣的話是可以沖到復試的。同時,它的復試線和每一年的國家文學線基本是一樣的,意思就是過了A區的國家線就基本有資格進入復試。
并且,從2020年的擬錄取名單來看,有擦線選手成功上岸的,但是也有370+的選手復試被刷的情況。這就說明了華師的招生風格并不歧視低分,而是從多方面考察的。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適合的人才能長廂廝守,否則愛情的種子無法萌芽,話不投機半句多…
考研擇校也是一樣的道理,說實話,吸引我考華師的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它不考察新聞史,對于部分這種背書苦手來說,當然是能少背則少背。
但是!不考新聞史的同時,它還會考察品牌、文創、媒經管、視覺傳播、廣電等知識。逃得過新聞史逃不過這些零零碎碎,哪有容易考的研,都是雙面性質的..
- 華南師大的初試大綱 -
|
|
|
|
|
|
乍一看,好像有點復雜,但實際上可以具體區分為:【新聞學、傳播學的基礎知識、新媒體環境下傳播技術的發展、理論范式的嬗變、實務理論、熱點分析】等。復習中所占比重相對較小的有:【品牌傳播、文創和媒經管、視覺傳播】等。
我認為,比起新聞學+傳播學這兩大巨頭,這些充其量是屬于小妖小怪的量級,只要新傳基礎扎牢了,這些的問題都不會很大。
# 華南師大近三年真題分析 #
第一眼看華師的試卷的想法是:好夢幻啊,咋啥都考啊,這哪里是我能做出來的卷子啊。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來,它每一年所考察的題型、甚至是分值都是變動的。實務寫作也是從2020年才開始考察的,我一度天真的以為2021也一定會考,所以我老實本分地練習了好久的評論和策劃,但是去年竟然沒考,當時我竟有種約會前大費周折打扮自己卻被鴿了的感覺,但是我也不能不捯飭自己就見人吧。所以這個對象還挺陰晴不定的,可能今天對你熱情,明天就對你愛理不理。它的真題風格也不是那種你專題庫里爛熟于心可以哐哐寫一千字論述題的熱點,考察方向偏前沿。
根據我的粗略觀察,華南師大非常非常喜歡考察傳播理論的嬗變,這一塊可以集中精力好好鉆研下,而且為什么老師們這么鐘情于霍爾的編碼解碼啊我簡直百思不得其解...
華點來了,華南師大還非常喜歡用一些論文改裝成簡答題和論述題來進行考察,不信請看:
2021年的440第一道簡答題來自【現代傳播】期刊的這篇論文:《從意識沉浸到知覺沉浸:智能時代廣告的具身性轉向》;
2021年440第二道簡答題來自【藝術評論】期刊的這篇論文:《俯瞰與平視:《航拍中國》的技術視角與敘事視角》;
2021年440第四道簡答題來自【新聞界】期刊的這篇論文:《從移動界面出發理解傳播:論新媒介時代移動界面傳播的三重屬性》;
2021年440第一道論述題來自【新聞界】期刊的這篇論文:《人以圈居”:青少年網絡語言的圈層化傳播研究》......
是不是蠻Amazing的,連題目都不帶改的樣子耶。所以在進行復習的過程中,千萬別忘了focus期刊論文,上考場看到題目也不會那么慌張。不過話又說回來,論文千千萬,真正能吃透并且能夠在考場上原封不動地寫出來的幾率應該不會很高(吧),基礎知識才是最最最重要的,不然熱點再熱,再前沿的東西,無法理解的話還是雨女無瓜。若要下筆如有神,唯一的正道還是好好背書好好積累案例好好做專題好好(靠緣分)吸收論文。
班女士的補充:
其實華南師大的題真的挺魔幻的,考的內容不是單純的理論分析題,而是在理論的基礎上對當下的各種社會情況進行分析。這所學校關注的似乎并不僅僅是你的理論知識有多深厚,對于知識的理解有多透徹,他似乎還帶著一種「觀照社會」的人文主義精神——對技術壟斷的時代,對人工智能和虛擬環境的憂慮,對社交媒體和傳播話語改變的敏銳洞察——這是華南師大的研究情懷,也同樣表現出他對于「社會熱點」的注目。
如果你要考這所學校,那你絕對的、永遠不可能是堵上耳朵閉門的位居高地思考的哲學家,你必須要走進這個社會,體會它的千變萬化:從傳播到新聞再漫游至廣告營銷抑或是電影鏡頭語言,無一例外 ,你都要觸及。
但題目難歸難,架不住它報名的人少呀!
所以姐妹們!權衡利弊之后,該沖就沖吧!
上面就是小編整理的資料,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