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開學時間2021秋季,今年因疫情的影響,導致許多學校要求學生返校時紛紛做出了相對應的規定,而對于暨南大學秋季返校規定不曉得你們了解了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1年暨南大學秋季返校規定_大學新生需要帶的證件資料,歡迎參閱。
暨南大學開學時間2021秋季
新生開學時間:8月30日
2021年暨南大學秋季返校規定
一、疫情防控組織領導
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擔負起疫情防控工作的政治責任,壓緊壓實防控主體責任,堅決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各項防疫應急物資儲備,妥善安排應急值班值守,認真做好24小時值班值守,確保指揮工作機制快速高效運轉,遇突發事件及時按程序處置上報。
二、嚴格人員管理
(一)嚴控人員流動
1. 非必要不出省
(1)師生員工非必要不出省,留校學生原則上留校過暑假,避免人員流動,減少外出,減少聚集。原計劃組織離粵培訓,尚未出行的研學、交流、培訓等活動原則上取消。
(2)開學前14天,所有師生員工應返回校區所在地市,開展自我健康管理,確保按時返校返崗,返回途中需注意個人防護,盡量避開涉疫地區。在中高風險地區的師生員工,應待所在地區風險等級降到低風險后按防控要求健康管理后方可返校。
2. 暫停人員跨涉疫城市流動
(1)加強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管控
暫停與出現疫情城市之間的人員流動,及時摸排、動態掌握師生員工中高風險地區和封閉、封控管理區域旅居史等情況,按屬地管理原則和原有管理權限關系,及時報告所在地教育或人社主管部門,同時報告所在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根據指導意見及時妥善處理。
(2)做好跨城師生員工管理
對于校區所在城市與其他城市之間存在的跨城人員流動情況,一旦居住等涉及區域出現疫情,須暫停跨城流動,直至該起疫情終結后恢復。
(二)重視健康管理,強調科學防護
1. 各單位要切實承擔主體責任,掌握師生員工動態,嚴格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到傳染病聚集性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2. 毫不松懈做好個人防護,師生員工應持續強化防護意識,密切關注各省區市疫情信息動態,當好個人健康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公共場合應當堅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潔、用公筷等良好生活習慣,食物煮熟煮透,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室內常通風,減少聚集,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離;主動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3. 規范師生員工發熱癥狀預警處置
(1)在校期間,若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可疑癥狀,應及時報告單位,并馬上通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初步核實,根據有無流行病學史迅速做好轉運送診、核酸檢測等工作。
(2)入校時,若出現發熱等癥狀,須在門口臨時等候區復測體溫,若仍有異常者不得入校,應馬上前往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并通知其所在單位或相關人員做好后續跟進工作。
(3)在校外期間,如出現發熱等癥狀,應通過健康碼上報本人健康信息,并務必做好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立即前往就近具有發熱門診(診室)的醫療機構就診,如實告知流行病學史,采樣檢測核酸,購買指定藥品實名登記。
(4)校園內若發現聚集性發熱情況,或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必須在掌握情況后按以下流程及時處理:部處/學院/研究院(所)負責人—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處—學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小組—學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領導小組。同時,學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小組根據屬地政府要求逐級上報。
(三)嚴格審批把關,落實主體責任
1. 根據學校規定,結合疫情防控實際,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壓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做好本單位師生員工出行等相關審批工作。
2. 堅持“非必要不到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城市”的原則,減少不必要外出,非必要不出省。特殊情況必須出省、前往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的,申請人必須留足14天的隔離時間,確保按時返校返崗。
3. 重點人員健康管理
(1)14天內有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
①未入校的,需完成“集中隔離14天”,且健康狀況無異常,并提供相應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和解除隔離證明,提前向學校申請獲批后方可入校。
②風險等級變化前已入校的,應立即向學校和居住地社區報備,且須配合集中隔離的相關健康管理措施。
(2)14天內有中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
①未入校的人員,自離開中風險地區起算,需完成“居家隔離14天”,居家隔離期間單人單間居住,不能外出,同住人員不能外出,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需實施“集中隔離14天”,且健康狀況無異常,提前向學校申請獲批后方可入校。
②未入校但住所在校內,需在校內住所完成“居家隔離14天”的,須提前向居住地社區報備、學校申請獲批后方可入校,入校后須嚴格遵守居家隔離的相關規定。
③風險等級變化前已入校的人員,應立即向學校和居住地社區報備,且嚴格遵守居家隔離的相關規定。
(3)14天內有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旅居史的人員
①未入校的人員,自離開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起算,需完成“7天居家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且健康狀況無異常,提前向學校申請獲批后方可入校。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需實施“集中隔離7天”。
②未入校但住所在校內,需在校內住所完成“7天居家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的,須提前向居住地社區報備、學校申請獲批后方可入校,入校后須嚴格遵守居家隔離和居家健康監測的相關規定。
③風險等級變化前已入校的人員,應立即向學校和居住地社區報備,且嚴格遵守居家隔離和居家健康監測的相關規定。
(4)14天內有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旅居史的人員
①未入校的人員,自離開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起算,需完成“三天兩檢”(間隔24小時)和14天居家健康監測,且健康狀況無異常,提前向學校申請獲批后方可入校。
②未入校但住所在校內,需在校內住所完成“三天兩檢”(間隔24小時)和14天居家健康監測的,須提前向居住地社區報備、學校申請獲批后方可入校,入校后須嚴格遵守居家健康監測的相關規定。
③風險等級變化前已入校的人員,應立即向學校和居住地社區報備,且嚴格遵守居家健康監測的相關規定。
(5)14天內有中風險地區所在地市旅居史的人員
①未入校的校外人員需提供在校區所在地市做的48小時內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向學校辦理預約手續審批通過后方可入校。
②未入校的師生員工需提供最近一次返回校區所在地市做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向學校辦理返校審批手續入校。
③剛抵達校區所在地市且住所在校內的師生員工,因客觀原因未能立即做核酸的,可由所在單位提前報備給學工部/研工部/人事處和保衛處并說明情況入校,入校后須盡快做一次核酸檢測并補交檢測結果,檢測結果出來前應避免到公共場所、避免聚集。
④風險等級變化前已入校的人員,應盡快做一次核酸檢測并補交檢測結果,檢測結果出來前應避免到公共場所、避免聚集。
4. 審批流程
(1)出行審批流程
由申請人所在部處、學院、研究院(所)黨政一把手嚴格審批,再向學校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處/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黨委學生工作部備案。
(2)返校審批流程
教職工申請流程:部處/學院/研究院(所)(審批)—學校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處(備案)—保衛處(預約)。
學生申請流程:學院(審批)—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備案)—保衛處(預約)。
校外人員申請流程:社區物業(收集資料)—社區居委(審批)—保衛處(預約)。
①所有外省來(返)粵人員
抵粵后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并向所在單位報備。
②中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來(返)粵人員
抵粵后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和14天自我健康監測,并向所在單位報備,如需進校的提前按返校流程審批。
③ 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來(返)粵人員
應立即主動聯系居住地社區,配合進行“三天兩檢”核酸檢測(間隔24小時)和14天居家健康監測,并向所在單位—學工部/研工部/人事處—防控辦報備,如需進校的提前按返校流程審批。
④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來(返)粵人員
應立即主動聯系居住地社區,配合進行“7天居家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于第1、3、7、14天各一次核酸檢測,并向所在單位—學工部/研工部/人事處—防控辦報備,如需進校的提前按返校流程審批。
⑤中風險地區來(返)粵人員
應立即主動聯系居住地社區,配合進行“14天居家隔離”,并向所在單位—學工部/研工部/人事處—防控辦報備,如需進校的提前按返校流程審批。
⑥ 高風險地區來(返)粵人員
應立即主動聯系居住地社區,配合進行“14天集中隔離”,并向所在單位—學工部/研工部/人事處—防控辦報備。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暨南大學開學時間2021秋季和2021年暨南大學秋季返校規定的具體信息,大家做好在家的防疫工作認真準備開學就可以了,更多相關的信息大家也可以點擊可圈可點網進行搜索。
【暨南大學開學時間2021秋季 2021年暨南大學秋季返校規定】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