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錄取后注意事項,在整個高考錄取工作和程序中,我們常常能聽到待錄取、擬錄取等的名詞,那么待錄取具體是什么意思呢?再被確認為待錄取狀態的情況,有哪些事項需要我們注意。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待錄取后注意事項
01 待錄取,有兩種意思
①是指考上后還沒有開始辦理錄取手續;是指初錄取之后,還沒有發通知書正式錄取;。
②指用人單位對考生的考試還沒有著手研究或者閱評。
①考學中的待錄取一般指錄取待審。表示院校擬錄取名單已通過招辦網上錄檢審核,但錄取名冊還未經省招辦審核簽字蓋章。
②錄取:表示錄取名冊已經過招辦辦理了審核簽字手續,加蓋了錄取專用章。還有一種情況是破格錄取的時候,學校要把名額向上報,通過審查后才正式錄取。
③生活中,這一概念的出現只是用人單位對于招工程序中的一個過程或者自我解釋方法。
02 待錄取后的注意事項
1、待錄取保持多長時間
待錄取保持多長時間需要根據學校要求為準,系統上都會有通知,有些學校為1小時以內,有些為24-48小時內,待錄取通知是復試通過后擬錄取的通知,如果在規定時間內一直不點擊的話,學校方是有權收回待錄取的,如果考生選擇了接受,將不能接受其他單位的“待錄取”通知。
2、等待錄取的注意事項
關注錄取動態
志愿填報結束后,將會陸續進行各個批次的投檔錄取。因此考生和家長要隨時關注省教育考試院的錄取動態。
在高考錄取進程中,某些批次的某些高校會出現招生計劃未完成的情況。與此同時,一些考生因為發揮失常或志愿不合理,之前的志愿無法被錄取。針對這些情況,省招辦會采取征集志愿的補報方式。這里提醒考生家長一定要重視征集志愿,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不要錯過這趟高考錄取的“末班車”。
時刻保持手機通訊暢通
志愿填報完,招生辦和院校會通過手機來聯系我們,而且可能會通過發送短信的方式,顯示我們的志愿狀態。
提前錄取莫輕信
錄取工作全部實行異地遠程網上錄取,由專門的計算機系統按志愿和投檔規則投檔,不受任何人為因素影響。對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為由的電話短信,不要相信,切不可“病急亂投醫”,以免上當受騙。
高等教育形式多
高等教育的辦學形式多樣,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入學門檻相對較低。騙子最容易在這個問題上打"擦邊球",考生和家長拿到錄取通知書后,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進行錄取信息比照驗證,對招生高校的辦學類型進行確認,避免上當受騙。
保管好身份證、準考證
千萬不要以為高考查分結束后,就再也用不到準考證了。有的高校入學的時候還是要求提供準考證,如果找不到了,可能會很麻煩。
同時,要檢查身份證是否到期。9月、10月就要上大學了,不要到時候才發現自己的身份證已經過期,那時候買票取票、進站都會成為問題。所以,考生要提前檢查下自己的身份證是否即將過期,如果快到期了,要及時辦理新的身份證!
保密自己的錄取通知信息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社交網絡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有些考生也一定會在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后興奮地“曬通知”。錄取通知書值得一曬,但僅限于通知書封面,至于通知書里面的各種隱私信息可千萬別曬。
以上是有關待錄取后注意事項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待錄取是什么意思 待錄取后注意事項】相關推薦文章: